今年10月份将迎来自己从事煤炭行业的第10个年头,回想1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 2013年7月毕业于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所学专业为矿井建设。同年10月份就职于太原东山王封煤业有限公司,分在了安装队。2013年10月到12月的三个月期间终于体会到了身为一名矿工的艰辛与不易,每日要在阴暗潮湿的巷道中至少完成近8个小时的工作,好在当时的矿井正处于基建期,井下的煤尘并没有那么浓那么大。虽然是有着三年的专业理论课的基础知识做铺垫,虽然是顶着一名技术员的头衔,但到了工作现场才真正意识到当初课堂上学的那点知识在实际工作当中并没有多大用处,要想把活干好,还得靠师傅一对一带和手把手教。巷道壁上打钻眼,煤泥里拣铁钩,管道上打磨、刷油漆等等,虽说都是些基本的活但对于一个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学生而言确实挺苦的,这样百无聊赖一眼看不到头的巷道工作在2013年底画上了句号。 2014年初,听闻办公室正好缺人,鼓起勇气敲开了领导的门,这一“敲”也彻彻底底改变了自己以后的命运。经过自己的毛遂自荐和文笔的检验后,很快便从一名矿工摇身一变成为办公室的科室人员,在办公室一待就是整整6年半。日常干的也都是些毫无技术含量的活,像打扫卫生、端茶倒水、整理资料啥的,而正是这枯燥无畏百无聊赖般的日子里通过自己的努力汲取了大量的文学养分,闲暇时通过阅读矿上订阅的各种报刊来充实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那个时候的知识积累可以说为今天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段时间里由于当时党群部也缺人手,自己就会主动义务帮忙干些宣传上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且也开始慢慢喜欢上了宣传一职,几年下来,由最初的“小白”到各种主题的宣传都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并且还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和点评,这些无疑给予了自己在文学之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很大的信心。 2019年6月,因人事调动,职业又彻底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一名文字工作者一夜之间成为了数字工作者(工资核算员),看着工资表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霎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即使对照着核算工资的文件也是一窍不通,那时彻底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隔行如隔山”。那段时间工资的核算频频出错,虽然大家对这个新手“上路”给予了极大的宽容和理解,可涉及到职工们切身利益的事情自己又怎么好意思一直错下去呢,本着对所有职工劳动报酬极其负责的态度,只好在空闲时间多下功夫琢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沉下心来认真研究了与工资核算的相关资料,再加上不断地向上一任工资核算员请教,经过了几次的失败和反复的总结、反思、学习后终于在工资核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错误率也明显下降,各种与工资有关的报表也能够顺利正确的填报,自己也有了一种成就感。 2022年初,王封煤业进行了托管,留守部门重新进行了整合,自己被划分在了综合管理部,由于科室人员的大幅精减,一人身兼多职便成为了意料之中的事情。除了原先工资核算一职外,日常的杂活也随之多了起来。 2022年6月任命为团委副书记一职后为了把团委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在东煤集团团委书记的帮助和指导下,较好地完成每一次团委的工作安排。 此外,还负责公司新闻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每一天的生活被安排的满满当当,虽然感觉身心俱疲,但充实无比。 2022年11月份,在公司新任领导的安排下,又接下了收取党员党费和工会会员会费一职,但同时也帮衬着会处理一些工会的日常工作,比如日常文件的上传下达、对困难对象帮扶的审核、工会会员领取各项福利时人员信息的收集、登记、上报工作等等,除此之外,为了把王封煤业的宣传搞上去,还要经常下到基层去挖掘、报道一些正能量的新闻、消息,有时还要配合集团公司宣传科完成一些相应主题的拍摄视频工作。 从2013年10月踏足王封煤业到今年的10月整整十年了,一路走来,身份不断地变化,自己也在变化中成长、进步,十年来的收获不简简单单的是能够用文字来表述清楚的。回首自己的十年,感觉自己是个特别“富有”的人,这种“富有”不是针对自己的薪酬,而是十年来所经历的一切让自己觉得充实、有奔头。 日常除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完成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以外,在业余时间还会去参加一些征文、朗诵、歌唱类的比赛,甚至会在一些报刊杂志去发表一些自己的原创文章,能够把身边的人和事“推”出去觉得是件特别自豪的事情,尤其是看到作者下方署名作者单位为“太原东山王封煤业有限公司”这几个字的时候,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便从心底油然而生。 未来不知道还会踏上怎样的路途,又会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但只要是肯吃苦、肯努力,没有什么是干不好干不成的。不用过多焦虑未来会怎样,只管努力向前而行这是自己的信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