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11月22日> > 总第202182期 > C6 > 新闻内容
玩物亦得志
新闻作者:杜秀玲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时我很顽劣,经常有人找到家里告状,母亲因此很焦虑,于是跑遍全村,为我淘来一本破烂不堪的一年级语文课本,手把手教我汉语拼音。后来她又跑到十几里地以外的书店,淘来一本《新华字典》,开始教我查字典。从此,一扇神奇的大门为我敞开,我开始安静下来,一边如饥似渴地了解大千世界的故事,一边如痴如醉地记录自己身边的故事。

  天生爱玩,又爱猎奇,小时候见到沿街串巷拍照的摄影师,我总是尾随其后,试图吃透那个“小黑匣子”的奥秘。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娃,工作是三班倒,我一边工作边带娃,同时坚持写作,抽空还学习摄影理论知识,内心对摄影兴趣与日俱增。虽然经济窘迫,但仍然花费800元买了第一部卡片机。后来又花费4600元买了第一部单反相机。从此,我不顾夜班后的疲惫不堪,疯狂地将之前积累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将同事们一张张笑脸定格在方寸之间,将美好时光锁定于一瞬。

  下班后,我陶醉在一个“走街串巷”的摄影师角色之中,每天穿梭在林林总总、错综复杂的设备管线之间,乐此不疲地捕捉着每一个精彩。一次摄影经历触动了我,如果之前的所作所为是兴趣使然,那这之后就是责任使然。

  那天,我下了夜班挎着相机来到硫磺岗位。远远望去,十几名职工鱼贯而行正往叉车上搬硫磺。虽然仍是一贯的忙忙碌碌,但是因为刚下夜班,一个个脸色晦暗、目光呆滞、无精打采。我举起相机拍了一张试了试感光度,有眼尖的看到,欢喜地喊了一嗓子:“小杜来了,给咱拍照了,都打起精神来啊。”顿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起来,气氛活跃起来,搬运的速度也明显快起来。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至少在大家劳累的时候,我的加入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快乐。于是,为了记录大家的劳动场面,给大家更多精神鼓励,更加废寝忘食地投身于写作、摄影,更是把小时候“上天入地”的“顽劣行径”发挥得淋漓尽致。22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建成,高耸入云,好不壮观。为了拍到一张满意的全景图和焊接场景,我多次只身一人脚踏一眼望到底的镂空楼梯,爬到10多米的锅炉楼顶,“四体投地”趴在镂空的网格预制板上,双肘支着相机一拍就是3个小时,刺骨的寒风提醒我已是深夜11点,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那个伸手不见五指、鲜有人去的地方。大修期间,循环水凉水塔检修,我尾随检修师傅踩着又窄又湿又滑的横梁,下到10多米深的循环水池,拍摄大家更换过滤网格的场景……哪里有检修哪里就有我的身影,多少次,我被同事们恪尽职守的精神感动到彻夜难眠;多少次,我举起相机的一刻泪流满面;多少次,奋笔疾书难停笔,48小时只睡3个小时成了家常便饭……

  不止一个同事调侃:“人家下班都回家,你加班加点这么拼命,为了啥?”我想,生产一线的兄弟姐妹在拼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贡献,我能做的只有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真实记录下他们的光辉形象,传播他们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正能量,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感召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路同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