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便可通过屏幕实时获取设备运行工况、电能信息、故障预警等信息,整个台区所有用户的用电情况“瞬间”一目了然,能够轻而易举地适应客户对供电质量与供电服务的各种新要求。这样的场景在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地电乡宁分公司已经建成的陈家沟智能化台区从遐想变成了现实。 作为配电网络的神经末梢,过去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各个低压台区主要以人工管理为主,配电网路运行中的各种数据无法实时反馈给管理者,造成低压台区事故多、投诉多、线损高。而智能化台区的建设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依托智能传感、智能控制、数据筛选和全息显示等信息技术,陈家沟台区目前可以实现集抄、操作、测量、故障查询、停电主动上报、过载预警、工单闭环管理等功能。彻底颠覆了传统现场巡检、手工抄录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用电管理全过程感知和数据的智能分析控制、自动化处理。 包括智能化台区建设在内,当前,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各电网企业正在进行进一步提升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和线路智能化巡检能力;各火电企业正在持续推进智能电厂建设、深度调峰运行优化、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温度场优化,全面推进固废综合利用取得实效;清洁能源公司正在进一步提升风光功率预测的智能化水平,跟踪运用最新风光装备技术,着力提高风光资源的利用率和设备可靠性……而与这样的最新趋势“遥相呼应”的,是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各基层单位正在蓬勃开展的“五小六化”活动,是一个个新工艺、一套套新系统、一项项新装备的持续推广应用,创新已经成为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不少基层单位最闪亮的“标签”。 目前,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不少基层企业正在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大力开展创新创效。比如,地电安泽分公司成立了以技术创新带头人郑海军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以项目攻关、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名师带徒等活动为载体,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目前已拥有13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地电乡宁分公司研发的“一种基于供电企业班组的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目前正在昌宁供电所试点运行,并将推广到地电乡宁1100余台低压设备中,能够为设备网格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晋能控股电力集团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和应用,不仅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而且会得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用以解决生产难题、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安全生产。 前不久,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所属的潞安太阳能公司被授予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奖”称号。潞安太阳能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仅已经布局投产了一批技术领先的先进制造项目,是全国首家实现“基于碱抛光条件下LDSE结构的高效PERC电池技术”的企业;同时公司还先后建成了“山西省光伏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西省光伏装备创新中心(试点培育)”“山西省省级众创空间”等多个省级科创平台,已经累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拥有授权专利140余项。 当2021年底山西省煤矿工会对28个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命名,并一次性给予新命名工作室3万元资金支持时,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有两个创新工作室,也即侯马热电郝炎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朔州热电章俊成职工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在山西省煤矿工会2021年全省能源行业“五小”创新大赛有5项特等奖、10项一等奖,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收获了1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由山西省总工会、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2021年全省“五小”创新大赛,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收获了2项一等奖。仅在2021年,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就新增专利授权75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成果成效已然日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