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周围,你见过共享单车、共享充电,给了我们生活很大的便利。那你在煤矿见过共享物资、共享检修、共享人才这样的“共享模式”吗? 在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晋北能化公司,管理者们创新管理思维、深挖内涵潜力,着力打造区域“共享”体系,推动成本管理从“控显性”向“防隐性”纵向延伸。 “我们的区域共享体系建设,实际上是技术创新、智能应用、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其中一个具体表象,也是深化改革、激发动力的一种尝试。”晋北能化公司董事长章永成表示。 为进一步释放区域发展优势,统筹、整合资源,促进公司在资源利用上的整体性、合理性和优化配置,在总的层面上减少公司资源的浪费、搁置和超支性运用,达到“集约化”的目的。晋北能化公司成立了共享中心管理办,设立了物资、市场、职能3个专业工作组,建立了晋北能化、晋北煤业、汾源煤业、金能煤业4个共享中心基地和制定下发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完成了系统平台搭建等工作。 共享仓储,源头压减瘦身。“电脑显示的是所有在管库存物资信息。各单位可根据需求,随时在网上申领、网上下单,减少了领用环节,促进了库存物资横向流动。”该公司共享中心管理办工作人员说,各单位需要哪些物资,仓库里有没有、有多少、还需采购多少,一目了然,仓库也因此变得很“透明”。 晋北能化公司以深化仓储改革、最大限度盘活资产为着力点,以开放性思维和现代化手段寻求新突破。其中,在物资共享方面,通过设备租赁、闲置物资盘活等措施,在公司范围内进行调拨使用,减少了新设备材料的投入。在市场共享方面,建立了机车专业检修团队,为下一步实现公司核心设备自检自修,应急抢修工作奠定基础。在智能共享方面,通过系统平台对三矿当前在“四新”应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工艺技术资料等19项成熟可推广性经验、技术成果进行了共享,有效解决了重复性做工、不合理消费、低效性运作等问题,开创了抱团合作、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不仅物资可以共享,晋北能化公司的人、机都在“共享”的范畴里。该公司建立了特殊工种、专业技能型人才、核心设备信息库,并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库使用规则、制度、流程,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租赁、聘用为手段,强化区域人、机、物的可塑性流动,减少人、机、物的积压、闲置,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 区域“共享”体系的建设,大大方便了晋北能化公司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的提效,又反哺到公司生产中。增本增效、精益管控成为该公司高效发展的有益探索。 “精益管理主要体现在材料、用工、机电等几个方面。”章永成进一步解释,“就拿共储共享这方面来说,为企业增益、节约各类费用达75万元,各矿储备降低了37万/月。”此外,晋北能化公司还建立分级成本管控考核机制,以矿、科、队、班组为层级建立成本管控模型,配套完善了成本与报酬相联系的考核机制,截至2021年10月底,比计划节约材料费324.13万元,全面提升了成本管控水平。完善公司及三矿在交旧领新、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方面日常管理工作,压实管理责任,实现了企业增收节支、提效降耗和机制体制方面的优化。截至2021年10月底,晋北煤业回收复用、修旧利废节约材料费246.4万元,汾源煤业回收复用、修旧利废节约材料费128.28万元。 用工方面,构建仓储物流一体化配送体系。以共享经济为突破点,推动专业化管理向专业化服务延伸,达到减人降耗目的。其中,晋北煤业通过改造锅炉房富余空间,区队撤库并岗,减少各区队材料员13人。汾源煤业创新公寓自主化管理模式,减少劳务人员35人。 机电方面,通过实行核心装备在全寿命周期“保姆式”检修,促使设备事故率较同期下降了10%,核心装备配件更换费用较同期减少28万元。积极推进环保型设施建设,其中晋北煤业通过“煤改电”锅炉改造,与原有燃煤锅炉相比,有效降低供热费用约112.39万元。 一个个数字是晋北能化公司经营管控体系日趋完善的最好表达,描绘出了他们在聚焦管理重点,持续降本增效方面的美好前景。 晋北能化公司的变革还在继续。今年,他们紧抓精益管控和改革变革两大主线,在创新经营管控模式、破除僵化保守思维中突围显化,不断提高生产成本管控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在精采、细采、难采等问题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企业由粗放型向精益型、由普通型向先进型矿井进行转变。全方位开展人力共享、智慧共享、经验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进一步克服各单位之间长久以来存在的封闭、保守理念,实现同发展、同进步,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企业发展局面,打破部门间、单位间互通壁垒,实现一体化推进、一体化提升、一体化创效,建立人才、信息、资源、智慧“共享制”。 思想上的“破冰”,带来了行动上的“突围”。晋北能化公司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犹如一股新鲜力量和发展活力注入公司,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为之一亮。“在严峻经济形势和全年成本管控目标压力下,我们惟有以创新的思维、超常的举措,实施内涵挖潜、控费降本,才是应对危机挑战、实现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章永成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