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平,男,2005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东曲矿掘进三队队长。他27年如一日奋战在煤海深处,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奋斗者的赞歌。 不负韶华 作为一名80后,谢东平从一个年轻职工到一名经验丰富、管理卓越的掘进队长,一路拼搏进取,练就了他永不服输的坚毅品格。如果说担当是人的脊梁,那么掘进职工就是企业的脊梁。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矿井经营指标要求的严格化,生产队组材料配件费用紧张度可想而知。面对掘进三组设备老化严重,施工巷道地质条件差,所用钻机、钻杆、钻头等配件消耗量居高不下的难题,谢东平从精细化管理入手,把节能降耗和内部挖潜作为重要途径。一方面他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摒弃老思想、旧观念,牢固树立了“省下一分钱就增一分利”的管理理念,能检修的检修,能重复使用的决不换新,不断加强检修质量,坚持回收复用。另一方面,他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奖惩机制,将材料的管理与班组的考核挂钩,充分调动职工人人争当节约能手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节约从每个细节做起。2020年生产进尺组织2075米,任务完成率92.2%,较去年增长8.1%,全年配件消耗较去年下降7.6%。面对难题,他以奋斗者的姿态、以求真务实的状态、以攻坚克难的斗志,扛起了肩上的责任,为矿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付出了汗水和智慧。 人生无悔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本着能干事就要善钻研、敢攻坚克难的拼搏劲头,他坚持将现场安全管理作为重点,他常说“只要我们抓牢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就能把各项规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避免各类事故发生,实现煤矿的长治久安。”他坚持抓职工班前安全教育,每天班前会他都严格按照“六必讲”要求,把每一项工作布置到位,做到提前预防,有效掌控。每次下井,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和职工的操作行为,发现有安全隐患,他会及时组织职工整改,直到隐患排除才开工;发现职工操作不规范,他当即予以制止并严肃批评,甚至给予必要处罚。一开始有些职工不理解,觉得他小题大做、斤斤计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职工们都称他为“安全墙”,因为他就像一面坚固的墙壁,为员工们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2020年查处“三违”42条,排查大小隐患共227条,带头整改落实隐患31条,督促整改隐患196条。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他积极推行安全生产,始终严格落实“明细化管理”,对照标准分项考核,以量计资,逐条分析要求,层层落实惩罚,极大地促进了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全组的工程质量达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可期 遵循着想干成事就要乐奉献更要恪尽职守的原则,他处处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他就是地层深处的“开路先锋”。岩巷掘进时,操作锚杆机打顶眼、打帮每一项都不是轻松的活儿,风锤的震动、刺耳的噪音,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谢东平每月下井天数都在25天以上,他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干活从不挑肥拣瘦,偷懒耍滑,迎头的重活、累活总是抢着干。面对矸石充填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巷道开口贯通、搬家倒面,施工过程中多次揭露地质构造等问题,谢东平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在施工28802切眼时,断面跨度达11.5米,为保证施工安全,他采用分次成巷技术,先以小断面施工贯通,在二次扩巷时他又创新性地采用了后退式扩巷工艺,减少了设备搬迁环节,工程提前2个月完工,为东曲煤矿矸石充填项目按期投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注重学技术、学规程,针对因巷道开口小制约生产效率的难题,多次深入现场反复揣摩,设计出一套轻便、灵活、耐用的皮带机,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综合机械化。他时刻保持着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学习状态,时常找有经验的老师傅研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他言传身教,边干边讲解边培训身边的新工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矿井正因为有像他一样许许多多的奋斗者,才汇聚起巨大的正能量,守护着矿山的平安。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他没有感天动地的豪情壮志,没有惊世骇俗的壮举,他扎根矿山、投身煤海,在地层千米的煤海深处,常年以煤作伴,夜以继日拼搏实干,用勤劳的双手一次又一次完成了领导交给的艰巨任务。他默默无闻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热爱矿山、奉献矿山的信念,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煤炭事业,人生犹如煤一样赤热而真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