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10月12日> > 总第202132期 > C5 > 新闻内容
打造智能化生产强劲引擎
新闻作者:薛田宇 刘占伟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1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现场

 

  2021年安全生产月签字仪式现场

 

  2021年车工技能比武现场

 

  主井口房全貌

 

  职工餐厅全貌

  山西宏盛安泰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柳林县县城北直距17km处王家沟乡刘家湾村,行政区划属柳林县王家沟乡,由原山西柳林富安南峪煤矿有限公司与原山西柳林刘家山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主体企业为山西宏盛能源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为5.7186km2,批准开采4-9号煤层,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现为证件齐全的生产矿井。矿井保有资源储量为3608万吨,可采储量2091万吨。截至2019年底,剩余保有储量2514.7万吨,可采储量905万吨。自建井以来,未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

  全矿现有职工768余人,设立有以煤矿“六长”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有安全科、生产技术科、人事培训科、职业卫生科、标准化办公室、瓦斯防治中心、水害防治中心、机运中心、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综合考核办公室等职能科室和10个生产辅助队组。其中安全科为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现有各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余人,班组长50余人,特种作业人员187余人,全部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安全发展大如天

  安泰煤业着力打造“山西省同类型一流安全高效矿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建立以安全预控为核心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明确了安全生产“四大管理体系”(员工、班组、队、科)的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和落实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了矿领导双带班下井制度,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现场管理,关键部位、重点环节设专人盯守,开展安全专项整治,通过全矿职工共同努力,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健全煤矿安全管理机构,加大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建立和完善了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安全奖惩制度。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定期地召开生产技术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难题,切实加强现场技术管理、“一通三防”管理和矿井防治水工作。

  科队以干部安全管理作为抓手,矿领导严格执行双带班下井制度、建立了班组建设排名通报公示制度、现场交接班制度和薄弱环节专人盯岗制度;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评比情况、隐患排查情况、班前会参与情况及“三违”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切实加强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力度。

  狠抓隐患排查治理,消除事故祸根。安泰煤业一直把隐患排查整改作为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实行隐患自检负责制,设督导组(安全科)跟踪隐患排查整改,存在问题一律按照“五落实”进行整改,使隐患的排查整改在管理上形成闭合,增强了隐患整改的及时性,明确了不按“五落实”规定整改隐患按违章指挥论处的决定,加大了隐患排查整改力度。

  狠抓反“三违”行为。适时开展“严打”、集中整治,根据矿井安全状况,按月向管理人员下达反“三违”指标。根据“三违”的性质分类帮教,一般“三违”过“三关”,即检查亮相关、批评教育关、经济处罚关;严重“三违”过“六关”,即检查亮相关、停职培训关、亲情帮教关、反思保证关、经济处罚关、复职担保关,并硬考核;反“三违”重点抓15种习惯性违章作业,培养了广大职工按章作业的意识,从源头上消除了人的不安全因素。

  加强队、班组建设,重点开展了班组评比活动和班组长军事化集中培训,提高了班组长的素质,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了班组长任职标准和下井跟班考核办法,规范了班前会召开程序和内容。

  智能发展固根基

  目前,安泰煤业已实现自动化无人值守的系统有:主通风机、空压机、主斜井皮带、中央水泵房、中央变电所高压;目前正在建设的无人值守项目有:中央变电所低压、二采区变电所、35KV变电所、9号运输大巷皮带系统、二采区水泵房。同时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智能化采掘、运输、通风、探放水等工艺,减少矿工劳动强度,提高原煤开采利用效率。

  近年来,安泰煤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不断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实现了自建井以来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的佳绩,同时先后被应急管理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等授予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矿井、煤炭行业AAA级企业信用称号等多项殊荣。

  绿色发展人为本

  安泰煤业严格实施安全规范高效的原煤开采作业,同时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最低限度。

  资源利用高效化。一是原煤开采设计科学规范,回采率、选矿回收都达到山西省同类矿山水平;二是原煤开采利用率高,工作面高效衔接,没有采富弃贫、浪费和破坏资源及环境的行为,矸石回收利用率高,达到山西省同类矿山水平;三是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吨耗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高,最终实现节能降耗,达到山西省同类矿山水平。

  采煤方式现代化。一是采用当前最科学先进的综采工艺进行原煤开采;二是完善矿区配套设施,实现原煤开采全过程无尘作业,减少丢矿压矿,采剥并举,最大限度减少耕地占用和水土流失;三是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经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经降噪后达到国家标准,不会对人体或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矿区环境生态化。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并严格实施,边生产边恢复,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的年投入达到山西省规定的标准;矿区和复垦区绿化覆盖率达到规定的标准。

 

  井下采煤现场

 

  中央水泵房

 

 

  原一采区机电硐

 

  井下9#车场

 

  矿区全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