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1月19日> > 总第202101期 > C8 > 新闻内容
扎根煤矿不言悔 ——记山西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裕兴煤矿李德军
新闻作者:通讯员 田泽鹏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2013年河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算起,到成为一名煤矿的专业技术人员,仿佛只是一晃眼的工夫,7年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了。但是当李德军静下心来仔细审视自己的时候,他一点儿都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之所以说‘不后悔’,并不是因为我得到了现在的荣誉,而是我在煤矿、在最基层完成了一个学生到一个现代煤矿工人的转变。这样的工作经历,对于我来说才是最宝贵的!”李德军说。
  
坚 守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李德军和他的同学面临多种选择。有的同学决心到地方煤炭管理局或者地矿局,走公务员的路子;有的同学选择留校或者到别的煤炭院校,成为一名登得了讲台、讲得了理论的教师;还有的人选择煤矿机关坐办公室。李德军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到最基层的煤矿、最基层的岗位锻炼自己,随后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裕兴煤矿。经过岗前培训,他最终被分到了综采队,成为了一名转载机司机。
  李德军刚到井下的时候,队里的工人师傅们都不无疑虑:“研究生下井挖煤?他会挖吗?他能挖好吗?这不是在开玩笑吗!”“估计最少干上两三天、顶多干上两三月,他就得撂摊子走人!”井下的工人师傅们都觉得新来的这个研究生肯定吃不了这份苦、干不了这个活!李德军虽然觉得每个班下来都会累得昏天黑地,却依然在咬着牙坚持。他说:“那会儿我一直在想,你们都能坚持下来,我为什么不能呢?不能让大家看笑话!”
  李德军清晰地记得,他刚被分配到综采队。第一次入井上班,上的就是零点班。当时正好工作面过断层,难度很大,时间也相当长。参加工作之前,李德军在学校里不是没有熬过夜,但是像这样相对重体力的熬夜却极少——更不用说连着两个多月都要上夜班了。但是他终于坚持了下来,把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做得非常好,和工友们一起完成了那一次的艰巨任务。
  转载机司机之后,李德军还干过好几个岗位:清煤工、皮带司机、水泵工、泵站司机、单体柱支护工……综采队的那些岗位,他基本上轮了个遍。工作之余,李德军不懂的地方就向身边的老师傅请教,还经常要求自己要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联系起来“过电影”,加深印象。
  慢慢地,综采队的工人老师傅们对李德军的印象改变了,觉得他一点都不像个研究生,而是和在井下干了好几年的煤矿工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这个“新”煤矿工人除了会干活,还爱思考,有时还文绉绉的。凭借眼勤、嘴勤、手勤、腿勤,李德军不仅很快就适应了井下一线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责 任
  从学校到煤矿,从研究生到煤矿综采队工人,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异,一开始,虽然李德军竭尽全力要求自己要努力适应、尽快适应,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时间长了,李德军不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煤矿基层一线的辛苦,而且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无论是综采队,或者在别的什么队里,大部分工人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朴实、憨厚,为了这个大家庭能够默默无闻、不辞辛劳地付出,这些好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感染着李德军。
  担任综采队的技术员后,李德军觉得自己有了“感谢”队里那些工人老师傅的机会。除了把规程、措施做得更合理、更完善,他还经常主动给大家讲解、传授安全生产知识。“一般情况下,我不会照着课件、书本、规程措施的内容给他们一条条地念,而是用一些大白话或者实际工作中发生过的例子来讲给他们听,这样他们就既能够听得进去、也能够听得懂了。”
  不如如此,李德军还时常跟队里的工人们进行互动。规程好不好、措施全不全,大家坐在一块儿进行讨论,最后李德军再进行一些完善。规程、措施应用的过程中,李德军经常跟队干活,听取大家工作过程中的零星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下一次制定规程、措施时能够更贴近实际工作需要。
  “在煤矿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只有尽心尽力了,坚守住自身的责任,才能守住企业的安全线。”李德军清楚地记得矿领导在一次聊天时和他说过的这些话,也在实践中要求自己要说到做到。他深知,只有切实把自己的高学历转化为高能力,才是在真正地提升自己。
  
成 绩
  由于李德军干工作不惜力,总是能够尽职尽责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这几年间,李德军得到了不少荣誉:2016年,他第一次获评为矿上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他成为了晋城公司的“青年岗位能手”;2019年,在晋城公司规程评比中获得第一名;还曾经获得晋城公司“五小”创新二等奖、两次集团科技三等奖,直到后来被评为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
  “组织上给了我这么多荣誉,不好好干可不行……”由于综采队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队组值班室需要24小时有人值守,李德军主动承担起了夜间值班的任务。“值夜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晚上来来回回,上上下下取材料,接电话、送东西、搞协调,也是挺忙的。有的时候,最忙的时候正好也是最困的时候。”李德军说。
  在裕兴煤矿基层一线工作的这7年,把李德军改造成为了一个具有坚毅的性格、能够吃苦耐劳,又具有高学历高能力的新型煤矿人才。这些年,李德军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刮板机大链更新、中空退锚装置研发、搬家三角区域的支护优化、坚硬顶板预裂爆破研究等多个项目,取得了不少成果。
  2019年,为了有效回收井田边界三角煤,裕兴煤矿首次将刀把式工作面布置成梯形工作面。当矿领导将设计任务交给了李德军时,他发现,这样的任务不仅周边矿井没有任何参照,而且在晋城地区尚属首次!重任在肩,李德军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他经过系统论证,决定通过首次采用多部支架同步渐增技术,最终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在没有任何多余设备和人员投入、没有影响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多回收了十几万吨井田边界三角煤。2020年8月,在晋城公司召开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议评审中,李德军的这个项目获评为国际领先技术。
  每一次登上领奖台的时候,李德军都经常告诉自己,还是要继续加倍努力,还有下一个领奖台等着自己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