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9月22日> > 总第202033期 > C6 > 新闻内容
刘慧柱:队长就是责任的代名词
新闻作者:通讯员 王立群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起阳煤集团上社公司综采一队队长刘慧柱,在矿区可谓无人不晓。他用煤矿人那份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诠释着对矿山的挚爱。用担当、严谨的工作作风塑造了煤矿工人爱岗敬业的品格。在刘慧柱心里,当队长不是一件轻松活,队长就是责任的代名词。“这颗心永远是悬着的,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时常惦记着井下的安全和工作面的生产,总是担心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了生产。”刘慧柱说。
  
用新思路做答新考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引领现代生产矿井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上社公司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企业发展。近期引入的电液支架采用的先进电液控技术,取代了原有的手动操作技术,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安全系数,给矿山带来智能化、自动化的全新体验。同时,一张全新的现代化技术考卷也摆在了队长刘慧柱以及综采一队全体队员的面前。
  见到标满了符号代码、英语字母按键的控制器,听到复杂的自动化操作流程,曾经的行家里手瞬间成了零基础、零起点的新学员。大家对传统的手动操作技术了如指掌,但对自动化的成组技术、邻架操作技术却闻所未闻,队里一些干了几十年支架工的老师傅打起了退堂鼓,说:“我们年龄大了,现在学新东西实在是费劲儿,而且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我们还学那干啥。”刘慧柱坚定地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咱们队的兄弟们大部分年龄偏大,谁都退缩,工作谁来做?大家一起传帮带,必须全部学会,一个都不能少。”
  刘慧柱先行带领技术队长、技术员到厂家现场学习,之后请厂家技术人员到矿上为工人现场培训。随后他又请教技术人员操作要领,结合队里工人特点,明确重点、分解难点,并撰写教案,将电液控设备安装在会议室,每天利用班前班后会和周四活动等零碎时间,现场指导,支架工每天坚持现场操作,熟练掌握每个操作按键。刘慧柱付出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心感染了所有人,大家渐渐地有了信心,新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多,操作也越来越熟练,现在所有人都能够熟练操作机器了。回采效率由起初每班半刀煤提高到现在每班两刀煤。之前打退堂鼓的老师傅高兴地说:“现在干活可真方便,在本架上就可以控制两边的邻架,这可是我一辈子都没想过的啊,还多亏了刘队长教会了我。”
  用硬功夫啃下硬骨头
  综采一队的职工年龄结构偏高,学历结构偏低与现阶段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推进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刘慧柱最头疼的事。今年,15308综采工作面新设备安装完成后,由于存在这样的矛盾,不仅造成了回采推进滞后,影响了原煤产量,还造成机器故障。目前采煤机采用先进的PLC技术,利用转矩变频调速和信号传输技术进行控制,平板液晶显示。这样的高科技,综采一队的职工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大家用起来小心翼翼,维修起来更是无从下手,但刘慧柱拿出了硬担当,不到一天时间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今年6月21日晚12时,矿上新引进的采煤机突然出现故障,无法牵引,直接影响正常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已经返厂,采煤机检修工无法正确判断故障点,刘慧柱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骨干和采煤机检修工,联系机电队职工等一起查阅资料、研究问题、排查疑点,连续奋战20个小时,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并且顺利解决,恢复了正常生产。
  今年2月,作为综采队队长的他默默担起了防疫情、保供煤的双重重任。15312工作面此时进入末采阶段,开始铺柔性网,打锚索固定,铺网至12米处时,由于顶板问题,采煤机不能正常割煤,需要人工挖出站位后再打锚索。工作难度非常大,而且安全隐患多。工人们说那段时间,刘慧柱每天下井2~3次,反复查看顶板情况,叮嘱当班工人务必注意安全。3月3日,15312工作面拉架巷仅用了12天就安全完成了生产任务。
  党建引领促生产
  每次支部开展活动时,人们总会问刘慧柱:“工作那么忙,咋还有时间做这些?”刘慧柱总会说:“我们要通过党建引领来促进工作。”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综采一队的会议室里,醒目地悬挂着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亮三比”的牌板。牌板旁边是一块职工“工人先锋号”牌板。据工人介绍:“我们队里每个季度都要评选工人先锋、先进党员,大家不记名投票,按照票数排名,再结合跟班队长、班长日常打分情况来评选,先进的照片会被贴上去。这样我们心中有了榜样,干活也有了目标,大家积极性也提高了。”
  刘慧柱在管理上虽然严格,但是他却时常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年初,队员冯旭红上井后在宿舍得了急性脑梗,刘慧柱得知后马上带着两名队员把他送往医院,寒冬腊月甚至都来不及加一件厚一点的外套。看着冯旭红进了急救室,大家都松了口气,刘慧柱却悄悄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拿出来为冯旭红垫付了急救费用……在工人们眼里,刘慧柱就像一颗璀璨的星,不仅为大家指引着前进方向,还带给人们希望、力量和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