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0日是“母亲节”,人们拿什么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母亲呢?我以为,孝是母亲节最美的礼物。
孝是感恩的需要。远不说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从生下来起,鸡叫睡半夜抚养成人的劳累也是功不可没的。待孩子吃饱自己才吃、孩子穿暖自己才穿,在人生过程中,无论孩子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冲在最前面、舍命相护,勇当孩子的“接雷者”,每一位母亲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为了孩子的成长,已经操劳得满头白发了。可以说,母亲是世界上最无私、最高尚、最伟大的人。如今,我们长大了,再不孝敬老人,何以为人呢?
孝是家风的需要。实质上,人生就是一种因果关系,有前因才有后果。撒什么种子,才能开什么花;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我们孝敬母亲,不用侃侃而谈,我们的肢体语言“告诉”孩子,教育孩子将来才能孝敬我们。我们不孝敬母亲,成天要求孩子礼义廉耻信,即使把“孝”字说上千遍万遍,恐怕也只能成为孩子的个性,却难成为孩子的共性。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家长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家长先行觉悟,率先垂范,走在文明的前列,孩子也就不会落后,勇攀道德高峰。
孝是文明的需要。自古以来,“孝顺”都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个人先爱父母、后爱他人,继而爱社会、爱国家,宽厚仁慈,在事业上不断追求,人生就能熠熠生辉。试想,一个荣辱不分、德行不良、连自己父母都不关爱的人,又怎能指望他清明如水、造福一方呢?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也很难爱国爱企爱民,往往是“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其社会道德层次往往也十分低下。
孝是文化的需要。孝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有“亲尝药汤”“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传世佳话。东汉许慎的《说文》曾曰:“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意思是说,这个字是由一个“老”字和一个“子”字结合而成,属会意字,表示子嗣要承担老人的赡养义务,就叫“孝”。我们孝敬老人,也是对我们古文化的一种传承。
古语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母亲,赐予我们坚强的翅膀,翱翔人生的海洋,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孝敬母亲,为我们的人生导航,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不迷失方向,迈向五彩斑斓的风景线,释放人生幸福的芬芳;孝敬母亲,点亮人生的“灯塔”,照亮了人生的前途,使我们道路更光明,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我们要牢记初心,真情报答,用事实表达孝敬“言值”,做中华的优秀儿女。这就是我们送给母亲最美母亲节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