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煤矿,人们就会联想到煤尘满地灰满天的景象。但记者走进位于黄河之畔的神达集团梁家碛煤业有限公司,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色。只见该矿笼罩在一片绿色葱茏之中,映入眼帘的是葱郁的松林、洁白的厂房、湛蓝的天空。
这些都是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如何践行,梁家碛煤业公司做出了如此解答:引进大型设备和先进工艺,采用安全高效的开采模式;实施矿区生态建设,在对采空区进行复垦绿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梁家碛煤业一边把地下乌金发掘出来奉献社会,一边把贫瘠地貌治理成绿地、耕地,发掘了“金山银山”,守得住“绿水青山”,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煤炭能源企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的新路子。
煤炭企业打造绿色矿山、安全高效矿山的魅力有多大?对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多大?随着忻州煤监站“一通三防”专项监察活动的展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近年来梁家碛煤业有限公司如何紧扣国家发展新理念,大力实施“绿色矿山”、安全高效矿山战略,使煤矿越发活力四射,企业发展高速向前。
4月23日,忻州煤监站“一通三防”专项监察继续开展,这一站,监察组来到了神达集团梁家碛煤业有限公司。
在开展执法监察前,忻州煤监站党总支书记李燕青召集监察员、地方煤矿监管部门负责人、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传达贯彻学习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多维度开展廉政谈话,确保廉政宣传、廉政监督到边到角,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多层级拓展“宽度”。忻州煤监站党总支将廉政谈话对象拓宽到监察员、地方煤矿监管部门以及煤矿企业,要求监察员廉洁自律坚守底线,坚决拒绝礼金红包,严格执行禁酒令;地方煤矿监管部门在配合监察执法期间要主动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举报;煤矿企业坚决不允许送红包、土特产,对有吃拿卡要、违规办案的行为要坚决抵制。
重防控延伸“长度”。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结合监察员岗位廉政风险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廉政谈话,前移监督关口,更加突出事前监督提醒的作用,延伸监督范围,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紧思想把握“尺度”。注重谈话内容的实效,对监察员、地方煤矿监管部门、煤矿企业进行针对性的谈话,不仅划清了纪律红线,也对少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敲打提醒,实现了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随后,监察员兵分两路,分别开始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在生产现场,监察组对梁家碛煤业公司的生产情况、绿化环保、安全生产、复垦造林等工作给予肯定。
提升安全“健康值” “安全是基础,安全生产是重头戏,是生命之脉,是生存之本。”这是梁家碛煤业公司董事长苗维青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并且一以贯之。近年来,在神达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梁家碛煤业公司坚持“用标准抓生产,用标准抓安全”的理念,全力实施“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代化矿井建设”三大工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坚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向安全、高效、绿色的大型现代化矿井迈进。
梁家碛煤业公司紧抓安全红线管理,把“三个专项行动”、安全体检、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作为载体,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整顿,隐患排查大整治。健全和完善煤矿矿级、科室、区队三级管理架构,组建穿孔爆破队、采剥队、运输队、绿化复垦队、灾害治理队5个专业化施工区队,施工队伍和人员全部按照专业化单位进行建制。
该矿把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突出“短板管理、超前管理、红线管理和变化管理”四种安全意识,全力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即高陡边坡隐患排查、森林防火专项督查、安全生产大检查。划定河道、蓄水、采区高陡边坡作业,办公场所高边坡排查,矿区彩钢瓦房防火安全,废弃厂矿厂房整治,采空区、火区治理,地质灾害、尾矿库在线监测管理等危险源,制定应急预险方案,开展地毯式专业化排查。规范排土场挡土墙和反坡,规范主干道、平盘、边坡所有挡墙。加强雨季“四防”工作,对内排土场、道路、平盘上水沟修整。加强边坡监测工作,在线实时边坡监测和人工测量边坡监测相结合,在采场边坡东帮布置4条监测线、19个位移监测点,在西帮布置4条监测线、6个位移监测点。在非工作区域挑选地势较高、通视良好、稳定无变形的地点设置3个基准点。对排土场边坡进行地表绝对位移监测,在弃土边坡上共布设了44个监测点,对已在河流沟谷地带堆土形成的排土边坡,加密监测布点,实时监测排土边坡的稳定性情况。
“安全管理要治病症,更要治未病。”苗维青深谙此道,他提出要通过解决好安全管理责任落实、行为操作规范、班组基础建设等问题,不断提升梁家碛煤矿安全管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健康值”逐步提升。
织密矿山“绿色网” 煤炭的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不可避免,这片土地赐予我们丰富的煤炭资源,当资源殆尽,我们能给这片土地、给后代留下什么呢?
梁家碛煤业有限公司矿区排土场的乔灌木林高低错落有致,玉米、荞麦、谷子一望无际,苗圃绿植整齐排列……这就是对“我们能给后代留下什么”最好的答复,苗维青饱含深情地说道。这些并不是构想,而是真真切切呈现在梁家碛煤业排土场上的情景。
梁家碛煤业公司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矿山建设为立矿之本,以土地复垦复绿造地还地和生态恢复治理为龙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坚决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从依法办矿、矿区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规范管理、企业形象等9个方面99项全面落实,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建设美丽绿色矿山,全力打造“生态环保型企业”。
该矿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综合治理的模式,遵循“边开采、边复垦”的原则,分期、分批、分区域大力推进复垦复绿工作,对所占临时用地及时进行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从2011~2019年以来,该矿共复垦、复绿治理土地7314.77亩,其中2019年在河道两侧共计复垦复绿土地252.92亩。对所占刘家塔镇郝家沟、董家庄等村临时用地及时进行综合治理,完成了矿区排土场、工业广场、废弃厂区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复垦绿化率达到了80.6%。在矿区道路两侧、边坡、治理后土地、苗圃基地共种植油松等植被50万余株,并为当地建造出大量适合机械化耕种的平整土地,实现了机耕、机种、机收,大面积种植。种植马铃薯、荞麦、谷子、玉米等农作物4929.25亩,达到耕种条件4246.5亩,已还地3000亩,已完成绿化2385.52亩,其中植树50万株,散栽树100亩,培育苗圃300亩,种植钙果树苗400余亩、约45万余株,工业广场绿化18.77亩,生活区绿化249.8亩,东排土场绿化924.49亩,北临时排土场绿化392.46亩。采取乔、灌、草混种方式,种植油松、沙棘、柠条、苜蓿、沙打旺等植物,起到了绿化与护坡的作用,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与扬尘污染,使生态修复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在矿区生态建设稳步推进之际,2019年8月4日传来喜讯,梁家碛煤业公司入选山西省2019年度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达标名单,9月5日被中国投资协会授予“生态修复创造力样本”称号,9月24日通过了自然资源部绿色矿山遴选抽查。这是国家与行业对梁家碛煤业公司矿区生态建设的高度认可,也促使梁家碛煤业公司矿区生态建设标准和思路有了更大动力。“要以打造国家级绿色矿山为抓手,实现人和自然共赢,全力以赴打造‘本质安全型、绿色低碳型’新型矿井。”苗维青说道。
素质提升“新变化”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的深入推进,梁家碛煤业公司紧紧围绕“员工培训+提升素质”的模式,通过创新思路、优化程序、强化激励,不仅打通了企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而且也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变化,更让员工的安全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
为了提升全员素质,梁家碛煤业公司在复工复产前举行了全员培训,并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培训、备案,对全员职工培训考试。“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围绕‘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活动,利用公司微信群平台,由安监、生产、机电、技术、环保、调度、党工7个科室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培训机制,每个职能科室出100道题,建立公司素质提升考试题库,多种形式普及全员培训学习,提升全员素质。”苗维青介绍如何提升全员素质时说道,“同时,我们还举办班组管理人员与员工一对一帮扶‘结对学’活动,就是要大力提升全员的技能素质,提高安全生产系数。”除此之外,他们还针对“五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特有工种人员进行资格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在此基础上,该矿完善了备案人员培训档案,加强“三定”管理,达到人岗相符、专业相符。不具备涉煤学历职工提升学历,学历、专业不符及职称不对口的中层干部,按照岗位专业进行学历提升。开展劳动用工大整顿、职工素质大提升,强化施工队伍的基础管理,努力实现生产队伍建设规范化、专业化。
从沟壑纵横到良田万顷,梁家碛人赋予了矿山新的内涵。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梁家碛煤业公司始终不忘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的使命,在推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为露天煤矿行业的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和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