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海,青春正好。在这个属于年轻的季节里,一代代煤海赤子坚守煤海深处,用青春践行着自己不变的初心,兑现着自己的青春诺言。在潞安集团漳村煤矿就有这么一位“90后”,从2016年走进漳村矿的百里煤海,无论是在地面二线还是机关科室,变化的是岗位和职责,不变的是那句铿锵有力的“扎根煤海、奉献青春”的誓言,她就是2019年度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获得者、漳村煤矿党委办公室科员李俊霖。
“用爱呵护一线矿工” 在漳村矿灯房的西南一隅,有一个不起眼的窗口,但它是每一个矿工下井必定要驻步停留的一个窗口——矿物质饮用水领取处。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窗口,却是李俊霖走进漳村矿的第一个工作岗位。
“让微笑走进矿工师傅的心中……”是李俊霖在这个岗位上的座右铭,更是她不懈追求的目标。对于李俊霖来说,发放矿物质水虽然是“一递一接”如此简单,但是在她的心中却时刻铭记着,她传递着的是对矿工的一片深情厚谊。不凡总是源于平凡,即便是在这个小小的岗位上,李俊霖却创新地提出了蜚声矿区的“八点服务”,即微笑服务暖心点、对待职工热情点、安全嘱语亲切点、发水环节迅速点、帮教职工务实点、团结职工诚恳点、优质服务成亮点等迅速成为了矿灯房乃至漳村矿的一个金字招牌。
平凡岗位坚守初心 2017年7月,由于工作需要,李俊霖从矿灯房调动至矿党委办公室,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坚守岗位的那颗平凡初心。从地面二线矿灯房到走进巍峨的办公楼的那一刻起,她就暗暗下定决心,要继续在新的岗位上散发一名青年团员的光和热。
初入党委办公室,面对着新的工作岗位和千头万绪的工作内容,她迅速转换角色投入到工作之中。《党建工作》是漳村矿党委编印的一份内部刊物,做为漳村矿党委的喉舌和反映漳村矿党建创新的展示平台,为了将这本杂志办成具有漳村特色、展示漳村风采、浓缩漳村精华的刊物,她从版面设计、内容筹备、稿件修改等多个方面同时发力。为了采写一篇高质量稿件,她深入基层、深入队组、深入一线与新闻当事人面对面;为了设计一个完美的版面,她与专业设计人员深入沟通,共同学习;为了不断丰富刊物内容,她还会根据每月的主题加入学习强国、党员风采、榜样话安全、书香三八等专栏丰富杂志的阅读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得这份杂志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身兼文秘一职的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基层调研主动学习材料撰写知识、积极发挥参谋助手。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七个不让”,成为了她自己乃至党委办公室的一张名片。
战“疫”一线践行志愿者精神 2020年新春佳节,一场突如其来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碎了所有人迎接农历新年的喜悦。疫情面前,彰显青年担当。在全省和集团全面进入防控状态的第一时间,李俊霖主动申请加入到了漳村矿团委成立的“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青年突击队,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彰显了团员青年的担当作为。她主动申请到防控工作最紧张、最迫切的一线工作,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她千方百计地收集各生产一、二线生产队组矿区留守人员及矿区外、长治周边乡镇的职工信息。每天根据疫情发展变化以及疫情防控地图,严格排查和筛选职工个人疫情防控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到矿疫情指挥部。在复工复产前期,她又通宵达旦数日,详细登记排查职工的信息,随时掌握复工复产人员动态,为漳村矿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与此同时,身为一名团支部书记,她还以支部为依托,建立了《上岗职工体温记录台账》,主动对职工的体温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在册。为了给支部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她每日亲自对支部所有办公室进行两次全面消杀,确保疫情期间的办公环境安全。时至今日,虽然我省疫情防控级别数次下调,但是在李俊霖眼中疫情只要没有结束,疫情防控就一直在路上……
扎根煤海有作为,奉献青春不后悔。站在她人生的新的历史起点,李俊霖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已经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