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2月24日> > 总第201948期 > C2 > 新闻内容
国内首创“智能选矸机器人” 在潞安集团煤矿正式投入使用
新闻作者:通讯员 郝丽丽 胡佳敏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通讯员 郝丽丽 胡佳敏)随着煤矿全面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潞安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应急管理部“机器人进煤矿”的号召,实施了“智能化矿山”的实施方案。日前,全国首创的“智能选矸机器人”正式在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投入使用,迈步了潞安“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实战性一步。
  “智能选矸机器人”是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和山西康宝科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泰)合作研发成功的。该机器人首次采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360度全角移位,将视觉识别、神经网络技术、AI算法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工业机器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主要是抓取300mm~1m以上的大块矸石,持重达500g,基本识别率可以达到95%以上,好的状况可以达到98%,基本上可以代替人眼识别,而且不受情绪的干扰、不受人水平高低的干扰,识别率比较高,已经达到当初的设想。
  自2018年6月“智能选矸机器人”立项以来,该矿就开始进行全国调研,最终选定和拥有26项专利、有丰富的煤矿井下产品、智能化产品、出口产品经验的科泰公司进行合作,进行“选矸机器人智能选矸”项目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已历经18个月。这其中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与失败。从最初的识别系统,到后期的抓取和替代人工方式,遇到的最大的难点是不定型抓取。
  山西康宝科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谈到:“我们这个项目的难点就在于不定型抓取,来料都是不定型的,不知道下一块来料是什么样子,就和达芬奇画蛋一样,每个矸石都不一样,这样的话,就没有一个标准模型去抓取,对识别和抓取系统提出非常大的挑战。”
  经过了上百次的实验,研发人员克服了环境复杂、现场噪音大、煤尘多、环境潮湿、干扰大等诸多因素,在不能打乱现有的生产秩序调试的巨大压力下,探索着不断细化,经过18个月的安装、工业试运行阶段,目前,“选矸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它可以将煤矿职工从不安全、环境恶劣、不适用于人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让机器充分代替人工。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选矸机器人”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将对机器人在现场的适用上做进一步的细化,重点是要保证绝对的安全,矿井安全是我们最大的使命。紧接着,该矿还要把机器人应用到井下去,在潞安集团智慧化矿山建设的背景下,把常村智能矿井建设更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