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2月17日> > 总第201947期 > C1 > 新闻内容
提高思想认识 总结特点规律 努力开创新时代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
新闻作者:山西煤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卜昌森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煤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卜昌森  

      要建成本质安全的煤矿,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推进装备更新,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减人提效,实现无人则安;另一方面必须推进煤矿企业文化,尤其是安全文化建设,用文化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有历史的企业有文化,有文化的企业有未来,没有先进的煤矿安全文化,就不可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大力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是摆在当前全省煤矿企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此,山西煤监局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全国煤炭行业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的有关要求,总结交流我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命名表彰2019年省级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安排部署下一步全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努力开创新时代全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
  我们对获得2019年省级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的9家煤矿进行了命名、授牌,颁发了荣誉证书;4家单位介绍了他们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展播了4家煤矿的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讲得都很好,其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都有独到之处,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借鉴。相信大家看了、听了、学了一定会都有所触动。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推进全省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大不大,最终取决于思想重视不重视、认识到位不到位。不知道什么是文化,认识不到文化的重要性,谈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不是自欺欺人,就是在装样子。
  那么,什么是文化?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讲,文化是风俗、是习惯、是舆论。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文化是一种变成了习惯的生活方式、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我更倾向于著名作家梁晓声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文化就是这样一种神秘的力量。我曾不止一次地讲“文化如水”这个观点:就好比我们现在所在的这栋大楼,所有的砂石、水泥、钢筋等原料都是借助水来实现融合凝固,变成钢筋混凝土之后,水就看不见了。在融合的过程中水是介质,融合完成了水就变成了这个建筑物的气质了。水在有形和无形之间实现升华,这也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文化可以立国,文化更是彰显软实力的魂。
  开展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文化的这种神秘力量内化到煤矿企业及其所有员工的内心之中,成为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近年来,各办矿主体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安全文化建设。焦煤集团提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阳煤集团提出“从零开始、向零奋斗”,晋能集团提出“崇尚安全、敬畏生命、行为规范、自主保安”,潞安集团提出“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赢在标准、胜在执行,超越安全抓安全”,同煤集团提出“系统思维、把握大局、严肃认真、注重细节”,晋煤集团提出“安全是发展的第一要务、干部的第一担当、员工的第一福祉”,晋盂集团提出“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等等,各办矿主体和煤矿通过对这些安全理念的大力弘扬和践行,有力地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一)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将“文化自信”进行了特别阐释,指出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五千年优秀灿烂的文化做支撑。安全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文化管控安全,将安全理念由指令性的固化模式转化为人本性的自主意识,将安全管理从有形的刚性控制转化为柔性的自我规范,将安全行为由被动的机械操作转化为主动的创新创造,是新时代的要求。
(下转C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