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1月05日> > 总第201941期 > C4 > 新闻内容
杜红玉:书写党政深度融合新篇章
新闻作者:通讯员 李文龙 刘发刚 孙王路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通风党支部书记杜红玉两年来积极探索推动党政深度融合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工作绩效,让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融入到安全生产各个环节,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成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助推器”。
  
做好主引擎
  “过去,推动党政深度融合,工作定性的多、完成得少。如今不一样了,党建工作也像抓‘一通三防’一样,一刻也不能放松。”杜红玉说道。
  杜红玉所提到的“抓”,概括为“七抓”,就是“抓中心组党员学习,抓支委和绩效员培训,抓支部书记‘专业化、业务化’,抓支部资料留存、归档、建档、管档工作,抓党小组会议,抓‘三基’建设,抓重点人员管控。”
  如何抓?首先注重政治教育,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多层面、全覆盖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两年来共组织各种类型讲课30余次。其次,扎实深入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本单位党员分别到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劳模申纪兰家乡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共计10次。再次,建制度、定计划。建立了《通风党支部理论学习制度》,把党员的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差异化工资分配;并制定月度支部理论学习计划,重点抓好行政正职的理论学习,采取展示笔记本,学习现场录像等形式,通过理论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科长、队长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共产党人的初心。
  值得一提的是,杜红玉在提升“三基”建设标准化上,把党建“软指标”变成“硬杠杠”。他进一步抓好党员干部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参与学习培训的党员19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到实操现场培训30次,建立了以通风队为主现场的“一通三防”人员实操基地。另外,对通风系统各业务科室党建工作基础管理薄弱的情况,他采取抓小放大的方式,建立卫生、文明礼仪考核机制,创新型开展了“一通三防”标准提升,以窗口单位带动整个系统党建工作的标准提升……
  一些科长、队长纷纷表示,在推动党政深度融合中,标准带来了压力,但也激发了动力。现在大家正在积极围绕提升党建工作上想办法、出主意,党员干部职工的精气神越来越足了。
  
迈向新高度
  “作为共产党员,只要肯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这是杜红玉的座右铭。自2018年初,他担任通风党支部书记以来,在深入推动党政深度融合上,重点抓好“两个结合”,即生产作业计划与月度任务书相结合,支部会议与生产会议相结合,从而实现统一安排、统一协调。改变了以往工作质效不强的“一会又一会”的现状,将调度会精神、近期重点工作、党委任务直接明了的安排给各科队负责人,使科队长接收任务更明确、安排任务更便捷、工作执行更高效。
  这种转变又进一步促进了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在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是矿井的瓶颈问题。两年来,杜红玉组织党员干部、业务骨干、技术人员外出调研学习8次,从2018年创新采用的埋管抽采技术,确保了综采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低于0.5%;采用的一体化抽采钻孔封孔技术,抽采率从20%提升到50%等,再到今年解决了水力造穴、瓦斯高效利用等技术难题,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抽采装备、治理手段得到了很大提升。两年间,仅科技创新项目及小改小革就有15项,其中有13项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
  不仅如此,自2014年由杜红玉牵头创办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已完成了科技创新120项,其中管理创新8项、职工培训4项、瓦斯治理技术创新108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明专利2项,2019年申报国家专利6项,创造经济效益达1500多万元。同时,培养出高级技师14人、技师21人、高级工98人。2017年,他的创新工作室被山西省总工会和长治市总工会授予“杜红玉劳模创新工作室”。
  当然,在推动党政深度融合的同时,杜红玉还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好“党管干部”的原则。既抓住科队正职、副职这些个别,也抓党员、材料员、绩效员、核算员这些少数。尤其在材料验收、审批管理中,把材料计划各个环节进行公开,全员监督,要求验收数量、质量问题建档管理,科长确认,述清原因,把不合格的、有可疑的、反映差的材料员进行及时更换。
  “反腐倡廉抓住关键少数尤为重要,而最有效的教育就是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政治动力和组织保障。”杜红玉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