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大地,流光溢彩,一座现代化的煤矿矗立其间,这就是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有限公司。老窑沟煤业隶属钜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井田面积5.1249km2,生产能力120万吨/年。公司机构设置健全,共设有安检科、调度室、生产科、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等21个科室和探放水队、兼职救护队等队组;“三项岗位”人员、班组长及其他工种人员配备齐全;主要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健全完善、运行可靠;地面生产系统、环境保护设施、主要工业和行政福利建筑均正常投用,是证照齐全有效的一级标准化矿井。
老窑沟煤业煤质优良,市场前景广阔,主要开采2#、5#煤层,当前正积极克服地质条件复杂的困难,投资1.2亿元对北部采区进行开拓建设。近年来,公司在矿井建设、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授予2014~2017年度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2017年被评为山西省扭亏为盈示范单位,2018年获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的“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的称号。
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安全、发展、稳定大局,安全形势渐显成效,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谱写了安全、环保、高效、和谐生态下的现代化矿井新篇章。
压实安全之责 筑牢安全之基 煤矿生产属于高危行业,地质条件复杂,作业环境多变,时刻遭受着水、火、瓦斯、顶板、煤尘五大自然灾害威胁。为使干部职工安全行为养成、素质技能提升,强化干部职工自律保安意识,形成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老窑沟煤业以安全工作为中心,团结一致,锐意改革,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为抓手,确保企业高效健康和谐发展。
强化管理机制。公司成立了由经理任组长,公司各级领导和副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专业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分11个专业组进行月度验收考核,形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评比、考核奖惩体系,形成全方位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机制;把解决好中层干部思想认识问题作为重点,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干一辈子煤矿,抓一辈子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思想,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步骤、工作重点、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从而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每月由生产、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调度、安检、通风等职能部门组成工程质量验收组,对当月完成工程量进行严格现场验收,根据验收评分结果,统一与工资挂钩,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最终得到体现。
深化风险管控。公司围绕安全风险年度辨识和专项辨识,做到“编得准、控得住、有成效”。每年、每季、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风险分级管控报告;坚持开展安全风险季度辨识,实行过程管控,通过治理进度日汇报、职能科室跟踪管、业务会议常通报等方式,实行过程管控,确保做到重大风险可控;风险分级管控最好的结果是生产现场真正做到安全可控,区队、班组层层联动落实分级管控责任,始终保证各类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抓好关键环节。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基础工作,严防“为了标准化而搞标准化”的不良倾向,坚持抓出一点,巩固一点,提高一点,拓宽一点,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基础工作,在提高公司安全水平上狠下功夫。
实现标准化达标。公司坚持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为目标,通过规范现场操作行为、动态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狠抓工程质量等方式,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严格落实责任。在开展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公司制定了年度、季度、月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目标,并根据目标认真落实三定(定人员、定区域、定时间)、三包(包区域、包质量、包进度)责任制,力争在预定期限内完成预定目标;同时坚持定期检查与动态检查相结合、日检查与班检查相结合、年检查与季检查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使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强化培训力度。为了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力度,公司11个标准化专业组的负责人针对各专业、各内容进行了专业培训,并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坚持脱产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定期对全公司所有新增人员、特殊岗位工种和其他在职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完善的循序渐进培训法不断锻炼和提高职工懂标准、用标准的熟练程度,使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得以正规开展。
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必须在思想上常备不懈,在行动上高度自觉,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老窑沟煤业全体职工正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韧劲儿,一步一个脚印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为公司长周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打造创新创效新高地 一直以来,老窑沟煤业在挑战中磨炼筋骨,在创新中不断向前,面对发展新常态,他们准确研判发展形势,缜密布局、苦练内功,把控经营管控,筑起了创新创效的新高地,切实推动矿井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公司坚持科技兴矿战略,充分发挥人才队伍优势,调动了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如今,公司小改小革、节能金点子征集频频开展,小发明、小创造不断涌现,新技术、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矿井转型高效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效益取决于管理。老窑沟煤业紧紧围绕“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全力拓展降本空间。公司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按照顶层设计、全面预算、指标分解、明确责任的思路,挖潜降本、堵塞漏洞、强化管控,全力把不可控因素变为可控;实行经营“红线”管理机制,完善价格管理体系、经营管控超前体系、经营监督监管等措施,逐步形成层次清晰、权责明确、流程合理、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不断加大材料(配件)回收和修旧利废工作,对于回收的物资,进行挑选分类,做到能修复的坚决自修,最大限度减少新品投入;重点加大井下材料管理,对材料配件从实地测算、计划审核、现场跟踪、实际使用、回收落实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将成本核算具体到区队班组,切实调动起各单位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加快绿色矿山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提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老窑沟煤业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他们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时刻牢记“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发展初心与理念。
老窑沟煤业勇担国企职责,始终坚持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目标,着力打造“生态、环保、文明”的企业形象。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各项工作,主动将生产、经营模式转移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公司不仅专门设置了环保机构,并且在各部门安置了兼职环保人员,负责所在工作区内的相应环保业务,形成一种网状辐射管理模式,使环保工作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起来;针对环境管理内容的要求,也不断进行积极的改进,从原有的末端管理渗透到对生产的全过程管理,从原有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到企业生态文明的创建,实现了质的飞跃。
投资608万元扩建新生活污水处理站,设备处理能力为40m3/h,现已投入使用。生活污水采用调节、缺氧、好氧、MBR和氯片消毒处理工艺,运行率达95%以上,处理率达100%,处理达标后的水用于矿区洒水抑尘、绿化;
投资970万元新扩建的矿井水处理站,设备处理能力为500m3/h,现已投入使用。矿井水经处理后部分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等,其余达标排放;
投资1100多万元建设全封闭式原煤储煤棚,实现煤场粉尘零污染;
2018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20余万元在矿区扩大绿化范围,种植树木3000余株、爬山虎2000株、草籽500kg,绿化总面积达30000m2,生态治理恢复初见成效,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大景观;
公司委托第三方编制了《绿色矿山建设方案》,预计投入323余万元,致力于采空区地裂缝治理、土地复垦、地质环境监测工程等;
……
如今,老窑沟煤业的生态蓝图正在一笔笔描绘,绿色美景在一轮轮铺开。
环保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性的工作,从污染防治到节能降耗,从环保意识的提高到管理过程的实施,需要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致力于“绿色矿山”的创建工作中,让绿色成为矿山发展的最美底色。
疾风知劲草,砥柱立中流。老窑沟煤业厚积薄发的企业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传承,以及干部职工队伍千锤百炼的拼搏意识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在未来的发展征途上,他们将会继续发挥持久动力,谱写安全、环保、高效发展的大美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