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能集团国锦煤电,有很多汽机班组这样的“小集体”,而汽机班组是其中一支足够年轻、富有战斗力的班组。
汽机班组现有员工12人,其中班长、点检长、技术员各1名,点检员9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承担着汽机房#1、#2机组、制氢站的点检维护工作,以及热网站、化学水系统的监督管理工作。国锦煤电投建以来,无论任务多么繁重、工作多么复杂,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汽机班组忙碌的身影从来都不曾缺席。为了主要大型设备正常运转,汽机班组付出了无数的辛苦和汗水!
“我是设备部的一员,设备部给我一个角色,我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设备部给我一个舞台……”当汽机班组班长赵晓佳在白板上写下这么几行文字的时候,他也在一边默默地念着。作为火电厂大型设备的守护者,汽机班组对这句话感同身受。
把汽机班组建设得更好,把每个人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有助于整体工作更好开展。在这方面,汽机班组有着自己的“特殊”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学习、制度和落实。
首先是学习。每一周,汽机班组都要认真组织一次安全学习,通过典型案例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借此来提升大家的业务技能。在平时,严格标准化作业流程,他们更是把工作当成了一次次学习的机会,确保作业现场文明,切实杜绝违章行为,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日常一言一行之中。
其次是制度。每天一上班,汽机班组的成员心中就生出了必须严格执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的意识,从而为生产设备创造出一个良好运行环境,有力保障了安全生产。他们坚持作业现场着装衣帽规范,同时注意高温、噪音、粉尘等个人防护,且年年如此。
最后是落实。在建设标准化班组的过程中,技术培训、学标、对标、贯标等各项学习在汽机班组从来都是扎扎实实开展。“当天的工作绝不过夜”是他们一直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舍小家、为大家”就是他们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人生信条!
早晨7时30分,点检员王霄鹏就已经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要想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与安全生产,点检工作就必须‘关口前移’,我们要求每天早晨7时30分点检员就要进入现场,检查各自所辖区域的设备、系统运转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在早晨8时30分的时候开早班会,安排专人进行每天的点检记录、现场缺陷处理及定期维护工作。日复一日,从未间断。”汽机班组班长赵晓佳说道。
王霄鹏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我们这个班组,负责的都是电厂的大型设备。入厂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有了这样的印象:如果我们班组工作中出了哪怕是一个极小的差错,都很有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虽然我们只有十几个人,但我们站在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舞台,干的也是电厂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点检长樊延峰因为每天来来回回奔波于现场无数次,被大家形象地称为国锦最有名的“旋转陀螺”。面对单调、重复、枯燥的工作,他叫苦、不说累、不喊脏,时刻保持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为了强化点检工作的信息反馈力度,樊延峰编制了设备点检记录卡,将各检点、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方法、判定标准以及规定的记录符号等内容编制成表格,作为点检工作执行标准、统计设备维修资料、进行设备技术状态分析的原始记录。同时明确各类点检执行人员,做到责任明确、要求具体、任务落实,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点检员王鹏深知,点检时不仅要去测量、记录设备运行状况,还要用心去聆听每个设备的声音。“我觉得那是设备在和我们说话呢。”有一次,在日常巡检过程中,王鹏听见#2机#3给水泵工作油泵声音异常,经仔细检查发现油泵入口滤网底部塑料壳被冲刷损坏。他认真分析、仔细琢磨,最终决定把底部塑料壳改为不锈钢壳,并在年度#1机小修及#2机临修时对其他5台给水泵工作油泵入口滤网进行更换,从而增加了滤网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故障隐患。
走进汽机班组,都会让人眼前一亮:工作展板上,员工风采、荣誉榜、标准定制化文件样样都有;桌椅、水杯等摆放规范、整洁有序;“态度、计划、控制、沟通、反思”的励志标语,让人瞬间充满正能量……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汽机班组人员虽然有所变化,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了严谨、仔细、实干的工作作风和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也正是这样做,才让汽机班组的每一项工作干得都非常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