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9月10日> > 总第201935期 > C8 > 新闻内容
不忘初心方致远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夏金宝 杨鹏妮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煤集团寺河矿聚焦效率效益深化改革创新工作综述


  这是一方充满神奇的土地,孕育着一代代采煤人,他们劈波斩浪,矢志不渝,敢为人先,用实际行动向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献礼。
  这是一座敢于筑梦的矿山,激励着一个个太阳石开采者,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他们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勇往直前。
  新中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晋煤集团也历经风雨辉煌“闯”过了60岁的大关,作为煤城上升起的“新星”,在晋煤集团“二次转型”的伟大征程中,寺河矿以安全为基石,以基础促发展,聚焦效率效益,深化改革创新,坚持革命性降本增效,在创新、创效、创优中,寺河人踏浪煤海永无悔,击水中流心凝聚,秉持“同心、敬业、奉献、超越”的寺河精神,积极践行集团公司“5643”工作理念和“1551”安全理念体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绘蓝图、谋发展,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续写寺河故事的精彩与魅力。
  
集聚合力构筑安全之堤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一个“安”字重于泰山。寺河矿各级干部职工自觉树立“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安全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坚持“一切从安全出发”,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不断将“1551”安全理念体系引向深入,由点的突破、面的织就,到系统构建,推动建立自上而下、由点到边、由边到面、由面到体的立体化大安全格局。同时寺河矿狠抓大系统管理,坚持把瓦斯、顶板、防治水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人人都是班组长”活动、修订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踩“脚后跟”的安全监督作用,促进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地。推动矿井安全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不断加密员工的“安全网”。
  在这片幽谧的煤海,即便科技的浪花让深井里的作业“热气腾腾”,一流的设备和技术为煤矿工人的科学作业提供了保障,可煤矿工人的安全一直是永恒的主题,它离不开个人的规范作业,也离不开领导的一线指挥。寺河矿对照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抓好学习落实。按照“员工自律、班组自控、区队自治、部室自管、矿井自安”五级安全管控体系,一级一级压实安全责任,并科学运用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等手段,不断将安全向一线延伸。
  2019年,集团公司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安全管理的主要抓手。针对矿井实际,寺河矿明确安全工作标准,紧盯安全管控重点,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向区队、班组、岗位延伸。各级干部将“5643”工作理念作为一种行为符号,不断完善隐患治理责任体系,强化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和重复性隐患考核问责,严格按照“五定五落实”要求抓好隐患整改闭合,全面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与此同时,该矿还不断总结梳理好经验、好做法,设立12个基础整治推广项目,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树牢“看不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的理念,强化隐患排查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日、周、旬”排查治理制度,压实各级安全责任。并设立7个专业小组对全矿井上下进行全覆盖检查,明确人员责任,强化系统保障,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措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该矿着力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想不到、看不到、找不到”问题和“不落实、不深入、不到位”问题,用“大安全”格局强基固本、严抓细管,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实现“我的安全我负责、你的安全我有责、企业安全都尽责”的良好局面。
  “安全第一”是一种行为自觉,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安全责任的层层压实下,寺河矿井下安全作业设施、作业环境持续优化,原煤产量直线上升,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有了更多的“绿色保障”。
  
基础提升 实现集约高效
  搏击何惧征程远,逐浪不畏挡头风。2019年,寺河矿持续强化基础工作,围绕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牢固树立“细节决定一切、基础决定未来”的理念,强化全员超前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实现全矿基础工作的大提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质量标准化建设是集约高效生产的基础。寺河矿坚持全员学标准,人人遵标准、梯次贯标准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辅助运输标准化、煤质管控标准化及地面设施标准化等工作标准体系、制度体系,引导各级人员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做到知标、懂标、遵标、达标、贯标,自觉养成“出手就干标准活”的良好习惯。为实现工程施工由“静态精品”向“动态精品”转变,实现各工作场所动态达标,从井底车场开始,到工作面现场,按照巷道形成一条线、电缆吊挂一条线、巷道牌板标识清洁、材料码放分类整齐的标准进行作业,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推出亮点工程,打造精品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全矿井标准化工作整体提高。
  同时结合矿井各系统岗位变化情况,寺河矿及时修订完善各工种各岗位操作规程与岗位质量标准。在全矿范围大力开展“学标准、用标准、落实标准”活动,通过每日一题、岗位练兵、班前会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学习。同步深入落实岗位操作标准,加强现场管理,推动岗位达标。按照“每月有亮点、一月一台阶”要求,该矿将安全生产标准渗透到采掘衔接设计、规程措施编制、现场施工管理各个环节,以动态达标、工程质量、文明生产为重点,开展立标对标管理,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创优安全作业环境。在此基础上,寺河矿持续夯实 “三基”工作,以标准化达标率达到100%为目标,以动态达标、高标准达标为抓手,建立开放适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落实“五个一律”要求,以安全生产标准化、隐患排查网络化、岗位操作规范化为抓手,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标准化动态达标是一项长期工程,是一项艰巨、不容丝毫懈怠的基础工作,是矿井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标准化的成果来源于生产实践,又要最终服务于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寺河矿矿长翟慧兵说。
  寺河矿遵循“干一天煤矿就要抓一天基础工作”的理念,自基础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坚持“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以文明生产为保障,以亮化美化为辅助衬托”的原则,“内外兼修”,多措并举打好基础提升这场持久攻坚战。
  
降本增效 引来源头活水
  控成本就是保生存,低成本才有高质量。翟慧兵认为,“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惯性思维,进一步苦练内功、挖潜增效、开源节流,更要突破逆势合围,向成本最优、效益最大迈出坚实步伐。”寺河矿立足企业内外部形势,围绕“降成本、提效率、增效益”目标,坚持“管不住的成本就是流失的利润”理念,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成本效益考核,推进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
  坚持做好“减法”做优“加法”。围绕全年降本总指标,寺河矿机电系统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充分挖掘降本提效潜力,在机电培训基地,为了更好地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寺河矿充分发挥机电培训基地的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井下电气设备与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各生产区队定期将需要检修的设备、材料回收上井,并移交到机电培训基地,通过学员自主维修,减少委外修理,从源头降低机电检修的成本投入。大到价值几百万的设备、小到几元钱的零件,技术人员都做到能修尽修、能用尽用。除机电系统外,寺河矿抽放系统也积极通过回收复用闲置蝶阀、翻新螺旋槽定向钻杆、降低孔内事故等有力举措,向降本目标不断迈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为更好地将降本增效实现最大化,寺河矿以各系统技改创新为依托,持续在“降”上做文章。该矿以全要素成本管控为抓手,着重在工艺创新上探索实践,通风管理部不断从源头优化平衡风门框架结构,提高平衡风门回收率;运输安装工区职工针对散热器进行技术改造,预计改造后第一年便可取得可观的效益,不仅为车辆降了温还降了本。同时对于推移溜子和设备留下来的浮煤,该矿安排专人进行清理,做到及时移溜、及时拉架、及时清理,加大回收力度,使宝贵的煤炭资源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在此基础上,该矿还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了职工在自主加工、修旧利废等方面的积极性和潜力,使“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
  “刀刃向内、下大气力、千方百计在降本增效上出硬招、下硬功。”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鸿双在传达贯彻全省深化国企改革大会和省国资委专题会议精神视频会上提出要“革命性降本增效”,蕴含强烈忧患意识,彰显改革创新责任担当,寺河矿主动担当作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集团公司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绿色人文 夯实发展内涵
  穿过巷道、越过皮带,在百米煤海之上,上千种乔木和灌木在植物园里不断上演着百花盛开、落叶缤纷、雪压劲松的美景;小吃城里的商户每天迎接着络绎不绝就餐的上下班职工;办公楼、工业厂区、宿舍,所有的建筑在每日的蓝天白云晚霞的映照下透露出有别于工业化的柔和美,这是沁河岸边的寺河,是一座“绿色煤城”。“煤炭不落地,原煤直接入洗选”。在煤炭清洁开采利用、传统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寺河守护“绿色煤城”的步伐从未停止。
  这是很多人对这座年轻化矿井最直观的描述,也是身临其中对煤矿环境最切实的感受。带着寺河人人人口中“出煤不见煤,产煤不用煤”的疑问,记者来到寺河矿外运装车站,一排排颜色鲜艳的集装箱正在驶入选煤厂外运车间落煤仓,这是铁路系统正在选点试验的集装箱式车皮,六面全部封闭,可彻底解决煤炭长途运输过程中的粉尘飘洒问题,成为铁路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西南角上,蓝色穹苍下“消失的煤山”也让这座现代化煤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洗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9年以来,寺河矿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分别展开了锅炉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工程、危废暂存库达标改造工程等一系列环保提升工作。望着源源不断的原煤运输,寺河人关注的不单单是这座煤城每天生产多少煤,也会关注原煤夹带着的煤尘是否得到有效处理;矿区路面是否清扫过洒水降尘;周边堆放的垃圾是否得到合理安置……截至现在,寺河矿绿化面积达960m2,这是寺河人对蓝天白云的顾惜,对绿水青山的崇尚,更是对这座“绿色煤城”不变的守护。
  绿化是城市的外衣,环境是城市的容貌。为了建设生态宜居的矿区工作生活环境,将城市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寺河矿积极行动,加强地面标准化设施建设、对全矿1500个停车位的重新划线、督导职工佩戴胸牌上岗,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构建美好矿区环境、塑建现代化矿井形象,推动矿井内涵式发展。
  如今漫步矿区,街道更干净了,环境更优美了,秩序更井然了,人企更和谐了,职工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与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同步提升。全民参与、共建共促的“创文”热潮仍在继续,而寺河人坚持寺河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把自己作为矿山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一个“品牌”,齐心构筑文明环境,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积极投身“创文”工作建设,向文明集结。
  
高擎旗帜 激活发展实力
  “大海航行靠舵手、靠太阳。”党建工作就是国企发展的舵手和领航员,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为国企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保障。紧扣“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这条主线,寺河矿党委提出了“1·1·1·6”党委工作思路,加强党的建设、注重精神培育、举旗铸魂把方向、融入中心强管理。该矿不断传承弘扬寺河精神,强化形势任务教育,开展“感动寺河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寺河文化讲堂”、矿嫂参观日、青年人才成长交流会等主题活动,用精神力量焕发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寺河矿聚焦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该矿党委始终坚持“管党建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监督责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寺河矿党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转变干部思想作风,在持续引深“三查一建一打造”工作和推行“1·4·6”党风廉政巡察工作机制基础上统筹安排,进一步完善巡察机制,通过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巡察“回头看”三种方式开展党风廉政巡察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关键人、关键岗、关键事”,从巡察行动到日常监督,综合施治,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寺河矿党委书记郭凌龙说:“让‘以行代言、用活说话’成为干部职工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成为一种共识。寺河团队的合力和队伍建设的后劲,正在一步步转化为推进矿井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
  17年来,寺河矿每有大创新,必有党员带头;每有大任务,必有支部冲锋;每有大决策,必有党委担当。该矿党委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组织生活会、“三严三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专题学习教育持续开展得如火如荼;面对企业“二次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全矿上下突出价值使命教育、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开展安全恳谈会、“三违”人员帮教等活动,选树创新创效典型、开展特色道德讲堂、坚持人才兴矿战略,扎实开展“每月素质考试”“每天学习一小时”活动,聚集正能量,彰显正效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下的寺河矿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前进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奋发有为的寺河人,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将继续承压奋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滚滚乌金奉献美好的青春与芳华。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