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的两渡煤业矿区,蓝天白云,绿树成阴、流水潺潺、鸟儿嬉戏、树枝摇曳、花香扑鼻,处处生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这是该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结下的硕果。
近年来,位于汾河之畔的两渡煤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精神,秉承 “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环保理念,狠抓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加大矿区绿化、美化、净化投入力度,倾力打造绿色生态矿山。
矿区美如“大花园” “以前这个煤矿可不是这样的,路上坑坑洼洼灰尘多。现在完全变了,路修成了柏油马路,还栽了很多树木花草,修建得和花园似的,我们在周边住着感觉很舒服。”8月20日,家住两渡煤业家属区的职工子弟王志威有感触地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以来,两渡煤业高标准要求,以“破墙透绿、见缝插绿”为原则,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对矿办公楼、井口联建楼、职工宿舍楼等闲置地方进行深挖和填铺,先后种植了10余种树木,培育了多种花卉和大片草坪,使整个矿区形成了高有参天大树、中有常绿乔木、低有草皮花卉的立体绿化格局,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秀美景观。两渡煤业还在每年的3月份集中开展植树绿化活动,并抽调人员成立专业的绿化、养护、管理队伍,定期对矿区环境进行美化、绿化和保养。目前,矿区绿化覆盖率稳步提升,不但促进了矿山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也赢得了周边群众对企业的认可。
矸山披上“绿衣裳”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把矸石山的绿化工作纳入矿井‘清洁生产、绿色发展’规划中,大力开展植被绿化工作,努力把矸石山改造成矿井的‘绿色后花园’。”两渡煤业基建环保科职工郗雅俊说。
据了解,两渡煤业对河溪沟、崔家沟矸石山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其中对河溪沟矸石山投资4400万元利用植生袋植被生态恢复技术,先后完成了植生袋植被恢复,客土喷播植被恢复工作,客土喷播附植生袋植被恢复。覆盖矸石山300余万方,生态恢复面积150余亩,矸石山治理率达到99%,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8%,植被恢复系数达98%,水土流失控制率达98%。昔日烟雾弥漫的矸石山已成为现在层峦叠嶂、绿草茵茵、近似自然的山体,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而且使矸石自燃得到了遏制,现在的矸石山具备景观游憩功能,赢得了煤矿职工家属的点赞。如今的矸石山上,一排排树木迎风摇曳、婀娜多姿,连片的绿色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新技术展现大作为 “现在职工澡堂的废水余热回收系统,通过换热器、污水源热泵机组提取洗浴废水中蕴藏的低能热能,将自来水加热成40℃~45℃,较燃煤锅炉1年节约费用187.43万元。”该矿基建环保科职工李亚飞说。
近年来,两渡煤业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倾力打造矿区绿色家园。投资1515万元,采用低温废热回收利用热泵技术,回收利用崔家沟井回风中蕴含的低温热源,为崔家沟工业广场内集中供液站、污水处理站、设备库、维修车间提供冬季采暖、夏季制冷,此项系统工程不仅有良好的使用效果,而且还有效降低了矿区锅炉供暖和夏季空调用电的压力,既节能又环保。回风热源系统大致相当于一台6t和1台1t的锅炉,每年可节约煤炭消耗4100.4t,减少二氧化碳量近10661.04t,减少二氧化硫82t,节约运行费用252.354万元。同时,还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声。
如今,满目绿色的两渡煤业正以清洁、绿色、低碳的生产经营模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谱写生产与生态和谐统一的矿山绿色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