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之北,坐落着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型现代化生产矿井;它的名字来源于羿射九日,其中五日坠落与此而转化为富饶煤炭资源的神话传说,它就是潞安集团五阳煤矿。与它美丽名字驰名三晋大地的是,这座矿井在潞安集团“369”安全管理新体系的指引下,坚持“系统管理抓安全、源头治理抓安全、过程管控抓安全”的思路,紧紧围绕着“安全”二字所结出的一系列创新安全管理硕果,为众多兄弟矿井,乃至潞安的管理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生产条件日趋复杂、安全监管压力持续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五阳煤矿不骄不躁、从容应对,用安全管理创新的大智慧筑牢了“平安五阳”的发展之基,铺就了一条安全大道。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抓安全要从员工思想入手”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在对于如何抓好安全生产,五阳煤矿矿长佐江宏和领导班子成员有着自己的思考:“要抓好安全生产的前提,必须要从强化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方面入手……”
面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对待安全有一千种认识”的历史性难题,该矿创新思维,以激发员工主动追求安全的积极性作为突破口,创新常态化开展常讲案例、常思危害、常敲警钟“三常教育”,既以班前会、班后会、学习日等活动为载体和依托,通过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达到用别人的典型事故作为自己的深刻教训;“邀请事故当事人‘现身说法’”,让事故当事人走上讲台,讲述事故经过,剖析事故教训,发挥把历史教训作为一面镜子的作用;开展“我学我身边的案例”活动,在全矿所有队组和单位广泛开展深挖身边的典型事故案例,将本单位、本岗位、本工种曾经出现的重大违章及人身伤害事故总结成书,再分别下发至人手一本,为时时、处处学习案例创造了条件,让干部职工时刻牢记事故教训,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既接地气、更有人气的安全警示教育手段形成了独具“五阳特色”的事故警示教育立体化、常态化机制。
与此同时,该矿还将常态化警示教育与即时警示教育相结合,在矿级层面以不定期发布“安全警示快报”和组织召开“事故研讨会”为手段,将事故警示教育活动贯穿始终,覆盖到每一名干部职工。特别是发挥“安全警示快报”即时性速度快、传播面广、覆盖人群多的优势,任何一个队组、一个单位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便组织发布“安全警示快报”,发挥了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故警示教育自己的作用。特别是通过邀请事故发生单位责任人、当事者、安监人员、业务科室等相关人员共同召开“事故研讨会”,共同剖析事故发生原因、细算事故经济账、总结事故教训等手段,真正实现了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形成了从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人员行为各个环节,分别查找问题、共同暴露问题、一起解决问题的良好运行机制。
超前管理、变化管理,“两手抓,两手硬” 深谙“大超前管理是预防矿井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手段,而抓好变化管理就能控制零打碎敲事故的发生”的五阳人,在全面构建具有“五阳特色”的安全管理上有着自己的探索,那就是要“两手抓、两手硬”的同时,他们也在收获着自己的创新硕果。
为了杜绝矿井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五阳煤矿站在矿级层面对矿井“大系统、大衔接、大环境”进行全面风险评价,坚持在设计、地质、抽采、装备、措施、监察上超前安排部署,做到了“超前预想、预测,超前预知、预判,超前预警、预控,实现大超前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系列化,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除在源头和萌芽状态。尤其是以每月一次的大超前会议,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中存在的变化环节进行超前分析研判,建立超前预警机制,推行表格化管理,强化“三个调度”“三个汇报”,落实矿、科、队三级管控措施,实行目标化管理、网络化推进、刚性化考核,实现精益化生产、精准化管控、精细化操作的“三精管理”目标。
事故多发频发高发于变化环节,对变化环节实现有效管控就能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零打碎敲事故的发生。为了实现和全面加强变化管理的预控与管控,该矿严格执行变化管理“六个程序”“六个必须”制度,构建起了“变化预测一变化分级分类一变化汇报一变化控制一变化检查一变化考核”精准化、网络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变化管理运行机制。对单项工程、非正规作业等所有变化项目进行分级管控,在现场调研、规程审批、开工许可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对变化环节实行时间、空间、人员“三锁定”管理,对重大变化实行挂牌管理,对把关不严、执行不力者严格考核问责,切实将变化管理落实到科队、班组、现场,做到跟班队干、班组长、安全员、瓦斯员“四大员”现场“四位一体”管控,最大程度地对变化环节实现管控的同时,针对生产异常、重点区域、特殊时段等变化环节持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了所有变化环节监管无盲区。
在狠抓大超前管理和变化管理的同时,该矿牢固树立“安全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充分借助潞安集团“369”大安全管理体系数字化平台多维度统计分析功能,建立起了双重预防机制的可视化大数据平台。通过实行“1+4+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模式,排查风险点,绘制分布图,进行预判、辨识、评估、分级,启动预警告知程序,下发分级管控清单,制定具体管控措施,真正把风险挺在隐患前。同时,该矿还通过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督办、验收、销号、登记”闭合流程,实行层次管理、分级管控、分类治理,建立安全风险隐患数据库,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查不明”“治不了”的难题,从源头上降低隐患重复发生率,提高隐患整改闭合率,确保预防及时、管控有效、治理到位。
“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安全责任落实不打折扣” “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安全责任落实坚决不打折扣。”这是五阳煤矿安监处负责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更是他在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为了加快营造全员抓安全的浓厚氛围,该矿以强化使命意识教育为抓手,强化“抓好安全是压倒一切的政治责任、政治任务,更是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的理念。全矿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完善责任、落实责任、层次管理、追究责任”这16字法则,做到了人人守土有责、人人守土尽责、人人确保一方平安。在强化使命教育的同时,该矿还以强化责任落实为突破口,从细化安全责任分工上入手,进一步全面厘清了矿、系统、科室、队组、班组、职工的安全责任清单,杜绝出现安全责任的“真空盲区”和“三不管地带”,切实做到安全责任无缝对接、安全压力层层传递,责任落实不衰减、制度执行不走样,真正实现了“生产业务无缝隙,安全责任全覆盖”。
为了强化和压实各主体单位的安全第一责任、业务科室的业务保安责任、安全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该矿将各级领导干部“不到现场发现隐患是态度问题,到现场发现不了隐患是能力问题,不及时整改隐患是执行问题,隐患反复出现是管理层问题”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刚性执行每月一通报考核、不定期约谈问责,激发和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每日“必知、必问、必行”的习惯养成,如今各级领导干部人人争相“知责履责、守职尽责”,主动深入偏远地带、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段抓过程安全、管动态安全在全矿蔚然成风。与此同时,该矿狠抓安全目标责任落实,通过全面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责任倒查追究,对“不落实的事,不执行的人”既追究各单位主体责任,又倒查追究业务保安责任、监管责任和包保责任;既追究制度、流程上的管理责任,又追究执行、落实上的现场责任,以严肃的责任追究体系,确保各项制度规定、措施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安全生产的重点在现场,关键在井下。今年以来,该矿以现场管控为核心,通过创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矿通过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严格执行“三走到三必到”制度,实现四个紧盯,即紧盯施工组织计划、紧盯施工组织措施、紧盯施工现场变化和短板,紧盯现场人员作业行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增强了三种基本能力,即增强了对现场的预知预判能力、增强了对现场的辨识能力、增强了对现场的决断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全员主动查找隐患的积极性,该矿全面开展了“人人隐患三查”,即查思想上的隐患、查生产组织管理的隐患、查隐患的闭合管理,确保各类风险隐患问题排查整改实现全闭合,真正做到了“盯现场、查隐患、保安全”。
“员工素质的高度决定着矿井安全生产水平的高度” “员工的安全素质高度决定着一座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的高度。”五阳煤矿教育科负责人始终认为,在他的教育从业经历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只要为员工提供全方位培训服务,就能获得倍增的安全效益,说到职工服务培训机制,“12530”是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话题。
矿井安全生产的主体是职工,关键在职工,为了确保每一名职工都能高效、及时地持证上岗、规范作业,五阳煤矿紧紧围绕提升职工培训效果、规范培训管理流程、健全办证制度,从培训到取证流程实现了全面精简和优化这一思路,创新构建起了“12530”职工培训服务机制:
“1”即一站式服务体系。从下发培训通知→报到→培训安排→考试→归档→发证,实现“一站式”服务机制,严格培训流程。
“2”即两个平台。OA平台。上传培训通知及人员名单至OA平台上;井口预警平台。上传证件过期人员名单及单位至井口电子屏,电子屏循环播放,发挥了警示提醒作用。
“5”即五步骤。报到。学员携带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一寸红底照片到报到窗口进行人员身份核对,完成初审;培训。学员到指定教室,领取学习资料,按照课程安排严格考勤,按时按计划进行培训学习。③考试。实行教考分离,与安监处配合组织完成理论考试。实际操作成绩由相关业务科室进行考评。其中有一项未达标,均视为考试不合格,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归档。学员在校培训结束后,对其档案进行归纳整理,对于缺项者令其在结档前交回,对于逾期未交者不予发证;发证。学员持实操考核合格表进行取证,实行实名制取证。
“3”即三个考核机制。补考。对于第一次考试不达标者另行安排时间进行补考;通报。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未参加培训人员及培训后考核未达标人员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批评;锁卡。对于通报人员仍未到职工学校进行相关预警培训者,进行锁卡处理。
“0”即零错误、零发生。杜绝培训人员档案零缺项、无证上岗、持过期证件上岗。
该项目的创新高效运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将网络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融入职工培训中;在强化职工培训意识,提升培训效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时,为潞安集团职工培训模式的构建和创新贡献了“五阳智慧”。与此同时,该矿还通过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引深“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3+2”培训模式,开展“人人都是培训师”等活动,推进队组虚拟学习和员工手机在线学习模式相结合,实现了培训学习多样化、碎片化、趣味化。同时,该矿还高度重视实训、实操、实战,通过严把岗前培训关、班前问答关、现场检验关,确保全员持证上岗率百分之百、先培训后上岗率百分之百、作业行为达标率百分之百,用过硬的员工素质筑牢了五阳矿安全基石。
回首往昔,五阳煤矿用如椽大笔书写着一部具有“五阳特色”、彰显“五阳作为”、创造“五阳奇迹”的安全发展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五阳煤矿必将再续昨日辉煌,谱写崭新的安全生产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