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集团同富新煤业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小记
晋能集团同富新煤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2015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并顺利投产。 在建设之初,同富新就以高标准建矿。公司成立以来,更是以安全运行和降本增效为目标,以抓创新、攻难点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和节能改造工作,在安全运行、提增效益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2017年12月,通过原山西省煤炭厅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验收。
水害防治强化管理促安全 同富新煤业位于乡宁县管头镇上善村,属于资源整合矿井,批复产能60万吨/年,可采煤层仅为10#煤层。2#煤层因采空破坏,不具备可采条件。通过分析图纸资料、走访调查、物探手段,公司初步估算2#煤层采空区积水范围占井田面积近13%。由于整合前包内小窑开采年代久远,图纸资料缺失,难以准确判断2#煤层采空积水位置,直接导致水害防治的紧迫性、严峻性和重要性。 针对水害防治现状,同富新煤业冷静客观地分析了眼下水害防治形势,通过两带观测、裂隙导水性等基础技术研究,确立了“地质优先”的指导思路,把水害防治定为“一把手”工程,在管理、装备、技术研究等方面对标一流,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水害防治制度体系。主要就是在矿井开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等各阶段制定安全准入管理办法,把水害防治作为先决条件,从物探数据分析、方案会审批复、设备投入、人员操作培训考核、钻探现场监督、化探跟进、验收管理、效果评价、经验总结实现了全流程、全过程监督管理,完善了水害防治方面“管理红线”“操作红线”等考核办法,发挥“高压线”作用,严苛问责,确保认真落实。
首先,回采工作面水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准确地疏放2#煤层采空积水。经过多年探索经验,同富新煤业总结出一套“采前疏放、采中预防、采后总结”的2#煤层采空积水水害防治工作流程。第一步就是采前疏放。简单来说,就是物探—第一次钻探疏放—再物探—再钻探疏放的过程;第二步就是采中预防。主要是两个方面,分区防治,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对回采工作面不同回采区域划分重点区域,并根据重点区域制定不同的水害防治措施、避灾措施及排水措施;预测预报,根据分区预警方案及回采工作面实际回采情况等,及时编制水害预测预报,对可能发生水害的区域及地点进行提前预报,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回采过后对预报进行分析总结;第三步,采后总结。回采工作面回采完成后,根据回采工作面实际情况,总结水害防治经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为下一个回采工作面上覆2#煤层采空积水疏放工作提供经验。
通过这一套符合矿井实际的体系流程,同富新煤业水害防治取得新突破,不断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提升了矿井防治水工作水平和技术水平。
热泵供暖节能环保添绿色 近些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去年5月25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2018年10月1日前,11个设区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锅炉(含煤粉锅炉)。2018年9月底前,11个设区市均要将城市建成区划定为“禁煤区”,并结合空气质量改善要求将城市近郊区纳入“禁煤区”范围,实行联片管控。
同富新矿井原有燃煤锅炉6t、2t各一台,锅炉燃料为本矿制备的煤粉,上煤、除灰均采用锅炉配套设施。非采暖期一台2t锅炉运行,可供食堂蒸汽、洗浴用热,采暖期2台锅炉同时运行供全矿井采暖及其供热。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同富新煤业主动作为,积极响应政府要求,寻求节能环保的供暖方式。在考察对比之后,同富新煤业对热泵供热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热泵有着回收低温废热、节约能源的特点,它是从周围环境吸取热量,并传递给被加热对象(温度较高物体),其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热机的逆循环工作,只是工作温度范围不同。热泵的驱动能源包括燃料能和电能、热能和机械能。由内燃机、燃气轮机驱动,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经过对项目论证之后,同富新煤业决定以热泵供热代替原本的燃煤供热,2018年8月拆除原了有燃煤锅炉,对工业场地现有供暖方式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煤矿产煤不用煤。
经过同富新煤业2018~2019年采暖季实际运行情况分析,热泵供热系统为节能产品,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设备运行安全、可靠,系统能效较高,节能效果显著。
无人值守减人增效降成本 由于煤矿行业具有危险性,且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因此在实际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要对生产全程进行全面无死角监控,以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因此,在煤矿企业生产企业中,大力引进新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尤其应用到煤矿安全管理设备中,对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煤矿企业一直在努力实现井下设备无人值守,以“科技驱动”取代“人力驱动”,作为以高标准建矿的同富新煤业自然也不例外。无人值守既提高了煤矿安全的生产效率,又实现了减人增效的目的,对煤矿企业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压风机、水泵、输送皮带等设备实现无人值守后,为改变井下网络资源不能共享,各个系统单独成网的资源浪费现象,同富新煤业还对工业网络进行了改造。
为使系统能够长期有效运行,为以后的矿井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系统在硬件选型、线路、支撑环境及结构上都选用了高质量的材料,并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能适应煤矿井下高温、高湿、瓦斯等严格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系统稳定。充分考虑到将来需求的空间,所提供的系统平台与技术充分配合未来功能及扩充项目的需求,以避免将来重复的投资。标准化、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贯彻始终,奠定了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基础。改造后的系统通过OPC、DDE、数据库共享、FTP文件上传等软件接口完成各子系统的信息整合,达到了在地面调度室对全矿生产及相关环节的集中监控,实现了 矿井的管控一体化。
锐意创新中把握机遇、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不停步,安全生产挂心头。同富新煤业定能抓住机遇,稳步向前,书写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