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临汾太岳山东南麓的一个静谧的小镇,记忆中的故乡麦浪滚滚,瓜果飘香。奶奶说,那是果实对大地的感恩,对乡亲们辛苦付出的回报!走出小镇来到矿山,一年又一年,祖父、父亲和我三代人,以敬业爱岗的方式,将青春芳华写进矿山,将最炙热的情、最深沉的爱融入煤海,在向着美好生活奋斗的征程上,心怀感恩,书写下三代人的矿山情。
祖父是霍州煤电集团最早的矿井——辛置煤矿的老职工,他一生勤勉,不得空闲。儿时的我时常依偎在他怀里,听他讲矿山的故事:讲每天从井下出坑时黑乎乎的人群,讲他蜷缩在巷道里啃干饼子,而把舍不得吃的班中餐——榨菜带回家,讲他坐着敞篷三轮车从霍州一路颠簸地回安泽……那个时候我还很小,但是从街坊四邻羡慕的言语中我能感到,领着工资、吃着公粮、不用种地,包括那一包包攒起来的榨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多么地让人骄傲!那个时候,“霍县矿务局”这几个字就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里也就成为我向往的地方。
十几年后,父亲享受企业的政策红利,顺利接了祖父的班。父亲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十六七岁,青春躁动的年纪,但父亲即便是三班倒,也硬是咬牙坚持,一个班也没落下。祖父说,有一次父亲上夜班,他心疼父亲,就没忍心及时叫醒他,结果父亲落下一个班。因为这件事,父亲好长一段时间难以释怀!
对工作,父亲是一丝不苟的,但对我们,他始终是温暖的。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母亲拿父亲寄来的生活费给我们姐弟俩买了冰棍儿;最期盼的事莫过于腊月二十八、二十九父亲如期而归;当然,更让我们姐弟俩乐得蹦高的是父亲置办的年货,还有父亲积攒了一年的对我们的爱!
父亲常说:“要始终记得,是企业的发展壮大才有我们这个小家庭的温饱幸福,对家人、对亲友、对企业、对国家,对所有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和事情,我们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你不知道在身后有多少人支撑着你。”
牢记父亲的教诲,我走上了工作岗位。随着霍州煤电企业转制,加入山西焦煤,并开始低成本战略扩张,我们这一批年轻人响应号召,坐上了北上吕梁的大巴车。
白手起家,艰辛可想而知。吃住行用,生产生活条件的恶劣让我无所适从。有的人来了又走了,有的人激情磨灭了,但我没有轻言放弃。因为我面对困境从来不服输、不怕输;因为我始终记得祖父讲过他们是怎样在建企初期一穷二白的环境中拼搏奋斗;因为我有领导和同事们共同加油鼓劲的精神支撑;因为我从心底里希望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好,越走越远!
这些年,随着企业的日渐壮大,我们的小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但在我心底却始终有一份割舍不下的情。当初,女儿出生不久后我就回吕梁上班了,把她留在霍州的父母身边,我则吕梁、霍州两地跑。每次知道我要回霍州,女儿一定提前搬个小板凳坐在紧闭的防盗门前,眼巴巴儿地盼着、等着;而到我要返回吕梁的那天早上,她就会早早醒来,躺在被窝里不说话,也不叫醒我,然后看着我、摸摸我,好一阵子……她也常常问我:“妈妈,为什么你陪我的时间不能和上班的时间一样多?”我只能尽量用她能听懂的话回答:“妈妈上班的地方和你一样需要我。”也许直到今天,女儿也不能理解我,但终有一天,我会告诉每一位舍小家为大家的煤矿人,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矿山爱得深沉!
工作生活忙忙碌碌,但我们不要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祖父为什么省吃俭用却甘之如饴?父亲为什么教育我要心怀感恩?我为什么要告诉女儿,妈妈爱你,但是工作也很重要。我想,这里藏着我们祖孙三代奉献企业、情系矿山的初心,这个初心就是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初心,小且美好;企业有企业的初心,宏伟远大。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奋斗融入山西焦煤集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焦煤企业”的新发展路径中,才能够在企业转型跨越的新征程上,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风采,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奏响“与企业共奋进,和祖国共成长”的新时代强音,书写新一代煤企青年拼搏奋进的华彩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