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7月09日> > 总第201926期 > C5 > 新闻内容
安全月里的安全事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牛建国 通讯员 史建文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翻开山西省工商业联合民营企业100强名录,山西长沁煤焦有限公司赫然在列。作为县域骨干企业和缴税大户的山西长沁煤焦有限公司,从2009年8月由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与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主体企业,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从最初的公司注册资金4亿元,到如今公司资产总额45亿元,现有员工3200余人,下设山西新升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新超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长沁新兴煤业有限公司3个子公司。一个民营企业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跻身山西民企名列。沿着长沁公司的发展旅程,我们一路追寻着它的成长足迹发现,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奥妙,只有安全才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记者走进长沁公司,看一看他们“安全月”里的“安全事”。

倾听新升煤业的“心声”
      “请为安全系好安全带。”这是新升煤业运输队队长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公司组织的“安全在我身边”主题演讲上向广大工友们道出的心声。
      “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每一名干部职工和家属的心声。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里,新升煤业以激发多种安全活力助推安全活动开展为突破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先后创新推出“亲情嘱安全”活动。通过定期邀请职工家属、子女走进队组开展亲情慰问活动,以“爸爸我想对您说”“老公请你听我说”一封封家书、一张张全家福等多种形式,激发和调动了员工主动追求安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该煤业还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动态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安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队组中通过推行对职工之间的帮扶学习、排查和处理隐患能力,在班队内部实行奖励机制。按照制止违章的轻重,给予发现和帮扶者1000元奖励的同时,并对其职工的安全工作进行累计积分。凡积分达到满分的职工,在给予其特殊的经济奖励外,还会授予“安全卫士”称号。
      班队长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和生产组织者,为了更好地调动这个特殊群体的安全积极性,该矿通过定期对所有的班队长进行排名,对排名居前者授予金牌班队长的称号,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同时,该矿还通过长效的安全激励机制,按照每吨煤0.5元的成本提取奖金,对发现和制止现场重大隐患的干部职工,经核实后给予通报表扬。把职工积极的工作态度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使真正有贡献的职工既得荣誉又享实惠。目前,员工主动争当“安全标兵”的现状已经在全公司蔚然成风。
      班队是企业的细胞,细胞安全则企业安全。2018年以来,该煤业为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推进矿井安全建设,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要求,在全矿实施班组推进安全主体责任延伸,新升煤业还通过构建“面对面举报,背对背监督”的互帮体制,让员工在作业现场、生产环节全过程、全方位形成了互帮互助团队。该煤业每月还会还在每个班队“评选”出“最不放心的员工”,由安全科对其进行培训学习,直到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违规严重的则直接开除。新升煤业的管理创新为建设本安型矿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受新超煤业的“超越”
      “超越安全抓安全。”这是在新超煤业采访过程中记者最深刻的感受。在“安全生产月”期间,新超煤业紧紧围绕今年“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活动主题,按照“超越安全抓安全”的思路,通过全面强化安全观念、落实安全责任、传播法治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曝光安全隐患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全面促进和提升了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彰显。
      为了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该矿由办公室、安全科、培训中心等单位牵头在矿区制作安全事故案例展示长廊,在矿办公楼、公寓口、调度楼、餐厅等主要场所悬挂“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条幅、标语、事故案例警示图板,在各队组张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图片、漫画。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知识技能,深入一线班组面对面交流安全生产心得体会,为“安全生产月”持续造势。
      深谙员工素质是安全生产第一要素的新超人,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透水预兆、冒顶预兆、应急逃生、自救互救、“保命条例”“必须、严禁”和应知应会知识有奖知识问答,开展由基层一线员工参与的安全知识竞赛,同时开展自救器30S盲戴、自救互救实操演练等比优竞赛,从而提升了广大员工掌握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使员工切实掌握相关安全知识,识别安全隐患。对于掌握较好的员工进行奖励,鼓励和调动员工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该公司还开展了“技术比武”活动,严格按照“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要求,制订详实、严密的考核项目和评判标准。比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考试内容主要考察电钳工、瓦斯检查工对《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内容和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部分主要由裁判员对各位选手实操能力及安全规范行为进行严格考核和打分,并根据比武得分进行分类排名,以此进一步激发各工种人员学知识、强技能的积极性,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该矿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缜密筹划和安排部署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反三违”专项行动,由安全科牵头组织了一次“采、掘、机、运、通”全覆盖大检查,并利用四点班、零点班突查的方式,对“三违”行为进行集中排查,对于“严重三违”人员要采取经济处罚和亲人到矿约谈双重处罚,并建立安全隐患和“三违”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在“安全生产月”期间,新超煤业在有效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全面控制零打碎敲事故和安全管理不断超越中实现了又一次质变。
探究新兴煤业的“兴盛”
      安全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在第18个“安全生产月”里,新兴煤业像众多的企业一样,创新思维、主动作为,在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不重样”的思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真正做到了安全生产在新兴煤业里的“兴盛”。
      6月1日一大早,新兴煤业院内锣鼓喧天,彩旗飘飘,办公楼前大屏上“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字幕格外刺眼。伴随着铿锵的安全生产之歌,安全生产的旗帜在数千名干部职工的注目礼下冉冉升起,由此掀开了“2019年安全生产月”的序幕,新兴煤业“安全生产月”活动也全面启动。
      既注重形式,更突出内涵。6月2~5日,时值新兴煤业安全月活动的宣传高潮,走进新兴煤业矿区的每一个角落,处处都包含着安全生产的因素。办公楼前、生产队组、走廊内、职工公寓,但凡目及所处,无论是显示屏、宣传画、电视里、广播里无不播放的都是与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政策、法规、视频资料。走进办公区域、基层队组、井下一线、辅助车间内,人们讨论的无不是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话题。
      6月3日一大早,“防汛应急演练”在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中启动。在数小时全公司上下积极响应、快速处置后,取得了预期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演练,进一步完善了预案,提高全矿员工的安全应急意识和处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员工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反应速度,提升了实战能力。在演练中强化了广大干部的“预防为主,防护结合”的安全意识和过硬的安全专业素养。
      以史为鉴,才能警钟常鸣。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警示教育作为重头戏在6月11日、12日拉开了战幕。该公司组织全体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血与泪的呼唤》《情与法的评判》《违与危的骤变》,通过淋漓尽致的典型案例、典型事故和给遇难者家属带来的情感创伤深深地震撼了所有人,激发了全体人员要牢记安全生产使命,真正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安全理念。在开展的“应知应会有奖知识问答”环节中,由安全和教育培训部门精心准备的知识问答,在职工的踊跃参与中推向了高潮,经过激烈的比拼,强化了大家的安全意识,增长了安全知识,提升了综合素养。
      在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当天,新兴煤业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和代表走进队组、走到职工群众中,展开了全方位的安全宣传和咨询。与此同时,该矿还按照“流动”与“固定”相结合的办法,在矿区设立了多个咨询台,重点宣传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安全规程,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悉心解答职工群众所关心的问题。通过面对面谈心对话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安全理念和知识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入脑、入心、入行。同时,在开展的“安全相守,幸福相伴”主题活动中,邀请了一线职工的家属们走进现场,了解丈夫的工作内容,实地感受他们的工作环境和一线工作的辛苦与艰辛,让家属对他们的工作更加理解和包容。烈日炎炎,职工家属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近距离的观察亲人升井后的感人一幕,让家属产生了更多体恤和理解之情。
      “班组话安全”主题演讲是新兴煤业在“安全生产月”的特色活动。在活动中,班组所有成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认识,全方位地阐述了对安全生产的体会与收获。在6月27日开展“现身说法,警钟长鸣”主题活动中,员工通过讲述自身经历的事故或惊吓涉险事件来警示他人接受教训、杜绝再犯,他们用亲身经历安全教育和引导工友要牢记“生命至上,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本次活动以活泼生动、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沁源小调极大地激发了班组员工的参与热情。新兴煤业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的实践和创新,为新兴煤业的“兴盛”保驾护航。
      安全生产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的长沁人将继续忠诚履行使命,为建设本安型长沁再出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