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7月02日> > 总第201925期 > C6 > 新闻内容
同煤集团马脊梁矿 搭建成长平台 激发创新活力
新闻作者:通讯员 左智 王晓雨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通讯员 左智 王晓雨)大学生张慧龙担任机掘四队队长、魏红担任综采三队生产副队长、王坤担任机掘一队安全副队长……目前,像张慧龙这样的大学生员工走上基层领导岗位被提拔重用在同煤集团马脊梁矿已不在少数。按照今年集团公司“两会”提出的“1311”选人用人标准,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该矿加快实施人才战略,以更加灵活有力的措施,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做好“育”人工作。该矿出台了《马脊梁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实施办法》《马脊梁矿关于干部能上能下的实施办法》,完善了《马脊梁矿“回炉”锻炼计划》,加强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施了副总工程师挂职一线单位担任常务副队长和大学生员工“回炉”锻炼制度,深度参与挂职单位安全生产、工资分配、人员管理、人才培养选拔等工作,进一步拓宽了干部流动机制,推动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雷雨工作室”品牌作用,将工程技术人员、优秀大学生员工、骨干等人才作为主体,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科技攻关活动,通过联合办学,培育各类专业人才;通过技术比武,培育操作人才;选派骨干人才到高等院校培训学习,形成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梯队。
      做好“引”人工作。该矿大力实施全方位的人才引进战略,用矿井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吸引人才、感召人才。他们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引智。与大同大学共建矿业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围绕小煤柱开采流程关键项目和配套环节,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改造。
      做好“用”人工作。“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渴求人才、呼唤人才,绝不能“闲置”人才。在人才使用中,该矿注重处理好“儿子”和“女婿”的关系。对引进的人才,当作“上门女婿”,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最终让他们变成“儿子”;对现有人才,使用盘活,让“儿子”也能安心留下来。他们激发人才创业激情,以用为本、唯才是举、用才无类,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条条框框和壁垒障碍,完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严格的考评,一些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走上了领导岗位,许多年轻技术人员充实到各个岗位进行锻炼。
      做好“励”人工作。该矿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上充满活力,在人才投入上舍得花钱,在待遇留人上给予优惠,在事业留人上给人才充分展示的机会,在感情留人上体现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多作贡献。该矿出台了《技术创新、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每年都要隆重表彰一大批科技人员,以激发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为矿井发展建功立业。近几年,“雷雨工作室”的大学生李振东自主研制了矿用灾害探测车,通过外部无线控制器遥控矿用机器人进行巷道探测,实现了受灾巷道的无人探测;刘强研发了煤位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雷达测距物料仪准确监测煤仓情况,实现运输皮带和给煤机联动监控,有效提高了矿井自动化生产水平;姜军研究的胶带输送机不兼容控制系统自动切换技术,使高山主斜井胶带输送机的两套控制系统互为备用,有效提高了设备开机率。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