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7月02日> > 总第201925期 > C3 > 新闻内容
阳光能量助力脱贫攻坚
新闻作者:通讯员 王兆国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晋能集团对清洁能源光伏工程公司临县项目部通报表扬,表扬中这样写道:“由清洁能源光伏工程公司承建的吕梁市临县83.92MW光伏扶贫项目于2018年12月全部并网发电,圆满完成临县光伏扶贫工程建设任务。”而在今年年初,由于在临县光伏扶贫和脱贫攻坚中的突出贡献,光伏工程公司得到了临县县委、县政府的通报嘉奖。
      作为从事工程建设的专业化公司,2015年以来,光伏工程公司相继在吕梁、大同、忻州、临汾等地承建光伏扶贫项目,自觉践行国有企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如今,巍巍吕梁山,绵延起伏的山脉间一排排亮晶晶的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着,错落有致,一望无际,它们将无限的太阳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助力脱贫攻坚,造福广大贫困百姓。
 
翻山越岭 寻找最佳“阳光之家”
      2016年2月,晋能集团与吕梁市政府签订光伏扶贫项目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光伏扶贫工作,目前承建完成光伏扶贫项目174个,容量176MW。
      光伏扶贫工程是临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大扶贫工程”之一,事关全县攻坚深度贫困的进程,事关全县乡村振兴,对提升贫困村整体实力、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带动贫困户增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三五”期间,临县光伏扶贫项目176.89MW,其中集团公司承建83.92MW。
      接到建设任务后,光伏工程公司于2018年5月16日成立临县项目部,负责项目的施工监督、项目管理、协调推进、安全管理等工作,项目部有18名成员,分为四个项目小组,一场脱贫攻坚战拉开序幕。
      “让扶贫的阳光照进贫困山区,温暖贫困群众,是我们国有企业应尽的责任。”光伏工程公司总经理曹云贵的话掷地有声。项目部成立了选址小组,电站区域点多面广,非常分散,涉及10多个乡镇,交通不便,道路崎岖,他们同心协力,翻山越岭,在一座座荒山荒坡上寻找最佳的“阳光之家”。
 
凝心聚力 一心一意扑在项目上
      2018年9月,临县光伏扶贫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此后,项目部全体成员连续3个多月奋战在现场,凝心聚力,埋头苦干。
      “建设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等,”曹云贵告诉笔者,“但为了能让老区人民早日脱贫,我们周密组织,轮班作业,多点施工,抢时间、提效率、抓进度、保质量。”
      保质量,这是项目建设的根本。为此,公司对项目建设提出了四项原则,一是光伏扶贫既是政治工程又是良心工程,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老百姓;二是要优化设计,在保证性价比的前提下使用最好的设备;三是控制工程造价,严格跟踪审计;四是接入系统一定要以最大的全额上网量为出发点。因此,公司的逆变器、变压器、汇流箱均采用全国一流电气设备,组件采用国家能源局光伏“领跑者”计划产品,转换率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效确保了光伏扶贫项目的质量和发电量。
      哪里有困难,就去哪里解决困难。临县44.92MW项目在前期地勘中发现,多处地块都属于稀泥河卵石地,对打桩打孔形成了巨大挑战,项目团队进行了大胆尝试,用加工过的专用炮锤和直径250mm的实心原钢钻头潜孔钻、冲击钻打孔的方式,将电站基础型式改为灌注桩结构,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电站基础建设的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而针对支架设备供应不到位的问题,公司安排人员驻厂协调一个月,解决了设备供应问题。
 
能打硬仗 项目全部并网发电
      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各村间相距很远,道路坑洼不平,给施工建设增加了难度。秋冬季节,气温骤降,项目部成员顶风冒雪,一条条崎岖的山路上都留下了他们坚定的背影。
      奔赴在项目一线,哪个岗位需要用人就去哪里;哪个岗位最艰苦就去哪里。公司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项目建设期间,公司设备仓库临时安排在窑洞里,进入秋冬季的吕梁山区,天寒地冻,没有暖气,没有食堂,硬件条件差。项目部仓库管理员知道情况后,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地方,整理仓库材料,规范出入库管理,做好设备盘点清查工作,有效提升了工作质量。
      敢打硬战、能打硬仗,项目部坚持“一不等二不靠”的原则,团结拼搏,迎难而上。2018年9月份正式开工以后,项目部从清表场平、放点、打桩打孔、开挖条基、基础浇灌、组件安装连接、电缆铺设、外线施工,短短3个多月便顺利实现了工期目标。同年12月,83.92MW项目全部并网发电,展示了国有企业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
      如今,光伏工程公司在临县的光伏扶贫项目83.92MW,临县白文镇34MW项目,是该公司承建的最大电站,项目依山布板,组建犹如一道道山脊刻画在黄土高原上;临县曜头牛场2MW牧光互补项目、庙坪0.5MW农光互补项目总容量为2.5MW,实现牧光互补、农光互补,年发电量约300万千瓦时,精准扶贫500户;林家坪2.14MW、南疙垛0.2MW项目、南岭村0.2MW项目位于临县林家坪镇南疙垛村一带,这里保存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西北局旧址以及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项目的建成实现了精准扶贫和红色旅游的优势互补。
      在光伏扶贫项目建设中,光伏工程公司全体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种种困难,自身实力也不断壮大。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光荣,对此,曹云贵信心坚定,“就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展示新形象、再铸新辉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