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6月18日> > 总第201923期 > C6 > 新闻内容
供电线谱上尽显军人丰采
新闻作者:通讯员 刘晋燕 马靖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霍州煤电供电分公司,有这样一名退伍军人:他退伍不褪色,在公司只要一提起他,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纷纷称赞他是一位勤奋好学、技术过硬的年轻人——他就是线路工区高压线路检修工牛东旭。   

不畏艰险 尽显军人风采
牛东旭于2009年退伍,2010年9月满怀热情地参加工作。凡事总有第一次,刚接触高压高空作业时,他也曾有过抵触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慢慢适应并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作为新时代的退伍军人,他善于变通地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始终以军人的更高要求让自己做到更好。
雷雨频发的夏季,作为一名线路检修工必须时刻待命。记得有一次3904线路一过线造雷击,边相一侧线从悬垂线夹处击断导致停电,牛东旭带着小组成员踏着泥水走了一个多小时后,率先找到故障点并上报。经过他的细致观察和平时工作的经验,迅速查找出断线点问题所在,是由于垂直线夹螺丝松动,雷电击穿绝缘子击断铝线导致。这次放电点并不明显,正是由于日常千百次地观察才能很快、很准确地查到原因。他们换翅膀换线,冒雨经过20多个小时终于完成抢修任务。
还有一次是个雷雨交加的傍晚,北村矸石山上两条线路停电,牛东旭换好衣服马上赶往现场。故障原因是由于铁塔一端铁塔铝线断丝,夜间上铁塔探出去处理断丝还不是一般的困难,没有头灯只能用手电筒照明,要探出线两米多更是第一次尝试。他系好安全带和安全绳,爬着瓷瓶接近断丝,到一半由于没有调整好动作体力、消耗过多又退了回来,看着简单的操作可做起来才知道有多费力,牛东旭休息两分钟后调整好状态继续……终于成功爬到位开始处理断丝,因为没有支撑点全靠双臂操作,平时只需5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次在空中用了50多分钟才处理好。回到地面后,他的双腿仍在发抖。
参加工作的9年里,每年两次检修工作,牛东旭已经不记得自己处理了多少问题,但他始终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受到了同事的钦佩和赞扬。   

扑下身子 谱写最强音符
蠕变是金属在一定温度、外力及其本身重力的同时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增加,缓慢产生的永久性变形。导线的接头蠕变与热效应、接触电阻有密切联系。在运行过程中,导线的温度变化及连接金具的压力造成导线的蠕变,蠕变使接触压力降低,而使接触电阻增加,从而产生较高温度,这又将进一步使蠕变增加,从而影响线夹对导线的握固力,使接触电阻进一步上升。如此恶性循环加速了接头劣化,最终导致导线断股甚至烧断。干河矿采空区下陷导致水泥杆一起动,线路弧度不一,紧的拉的过线绝缘子垂直角度从90°变45°,松的地方对地安全距离不够……那段时间,牛东旭基本每隔一天就背着沉重的手拉葫芦去调整一次,这一干就是半年,仅手套就磨烂了五六双;霍州本部矿区35KV线路有26条,最短的线路十几架铁塔,最长的线路差一架一百架铁塔。在田地里还好走点,更多的还是在山腰与山头上,几年的巡线工作,他跑坏了七八双鞋。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线路的金具也开始老化,绝缘子销子被雨水侵蚀,好多都已缺失,有些直角挂板也锈蚀地厉害……牛东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自学了直角挂板的更换,并通过在一些档距小、没有跨越的耐张塔更换检验学习的成果,熟练掌握了更换直角挂板的技巧后,他就着手对春检时发现的锈蚀厉害的金具分段进行更换,在工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每次处理故障问题或抢修作业时,他都要求自己做到又快又好,以防另一条回路发生意外造成彻底停电而引起的矿区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牛东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但他永不满足,他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无怨无悔的在供电系统上折射出如电光般一样耀眼的光芒。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