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总工程师王俊虎:
切顶卸压技术在杜儿坪煤矿的研究与应用 切顶卸压技术是煤矿行业的一次重大革新,作为西山煤电集团第一个应用该技术的矿井,杜儿坪矿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研究,走出了一条杜儿坪特色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路子,并逐步实现了“四化”,即管理专业化、材料专利化、设备配套化和设计精细化,多措并举,保证了该技术的成功应用。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取消了区段煤柱,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采率;降低了巷道的掘进量,缓解了采掘衔接紧张;Y型通风彻底解决了上隅角瓦斯问题,提高了单产能力,保障了安全高效生产。在此基础上拓展出的“一面三切”技术缩短了初次来压强度和步距,避免了初次来压瓦斯骤然涌出危害;保护了邻近瓦斯治理巷,减少了整巷工程量和费用,消除了悬顶;保证了收尾作业拆架三角区顶板稳定性,提高了拆架效率。总的来说,切顶卸压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难题,为杜儿坪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西曲矿总工程师郑文贤: 如何加强煤矿技术力量之我见 煤矿技术力量的现状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这有历史性原因,也有行业发展的特性,亦还有地域经济和区域政策的因素。
5年前,西曲矿煤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取得技术职称的数量不多、技术等级不高;工人技术等级的数量更少,普遍级别较低。一线青年员工严重断档,虽然近几年补充青年员工有所增加,在岗率为86.8%,但是一线在册率仅为26%。
对于如何加强煤矿技术力量,结合西曲矿的实际情况,个人认为可以从5个方面尝试推进,从而保证有生力量源源不断地输入:积极争取外部政策支持;着力培养内部工匠人才;探索推行市场准入机制;注重塑造特色企业文化;加强建设关键技术体系。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技术将不断提高,煤矿技术人才也呈现多样发展,需要煤矿企业从长计议,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教育,不断完善技术力量的成长平台,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煤矿技术工作,切实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山西美锦集团东于煤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中平: 东于煤业构建老空水防治技术体系的实践 2017年5月22日23时40分,太原市清徐县东于煤业井下03304鉴定巷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底板透老空区突水较大事故,造成6人遇难。为有效管控矿井老空水重大风险,托管团队顶着各种质疑和压力,认真分析研究,结合矿井实际,以自身能达到的最严格的标准、最周密的部署,逐步建立起矿井防治水技术体系,强化老空水害隐患治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现介绍一下矿井老空水防治的几点感悟:
(一)要永远心存敬畏心理。煤矿老空水像躲在暗处的猛兽,倘若不期而遇,必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防治水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小心谨慎,要么找到它、消灭它,要么远离它。
(二)要坚信老空水可防可治。虽然当前的物探技术想要完全准确地判断老空水位置范围还比较困难,但只要坚持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打好钻,就能做好老空水害治理。
(三)要狠抓制度措施的现场落实。制度措施必须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现场,不能搞变通,一变通就变味。
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元金: 注浆堵水技术在龙泉煤矿承压水治理中的应用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绝大多数矿井面临着水害的威胁,做好防治水工作是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基础。现以龙泉煤矿为研究对象,结合4301工作面出水实例,探索注浆堵水技术在煤层底板承压水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4301工作面地面钻探注浆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对奥灰含水层和导水通道进行注浆封堵,减少工作面涌水量。一方面探查隐伏导水通道,对底板含水层进一步治理,减少工作面涌水量,降低排水费用;另一方面通过治理工程,对奥灰富水层段进行探查,研究奥灰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注浆改造效果,取得合理的钻探、注浆参数,指导后期下组煤奥灰地面区域治理工程的开展。
尽管在矿井底板承压水害治理上做了很多工作,总结出适合龙泉的防治水技术路线,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底板承压水治理的新手段、新办法,真正做到底板承压水的可防、可治、可控。
太原东山李家楼煤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俊伟: 依托技术手段 严控重大风险 太原东山李家楼煤业于2003年3月18日开始筹备建设,2016年5月正式投产。
矿井自然安全条件:
1.瓦斯、煤尘。2018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37.63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16.01m3/t,属高瓦斯矿井,2#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
2.水文地质。矿井正常涌水量6.2m3/h,最大涌水量7.5m3/h,煤层顶板上无强含水层,富水性均弱;奥灰水水位标高840m,局部带压;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3.煤层顶底板。2#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上距03#煤层7.50m左右,下距4号煤层15.50m左右。煤层厚度1.60~3.65m,平均2.79m。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伪顶为灰褐色泥岩、含碳质较高,平均0.5m。底板岩性为细砂岩、泥岩、砂质泥岩。
下一步,公司仍然会紧紧围绕“瓦斯治理和地质构造变化区域的不稳定顶板”的技术难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技术工作。一是引进千米钻机,二是沿空留巷技术(Y型通风)推广应用,三是CO2深孔预裂增透技术试验。
山西/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刘东亮: 构建技术体系 保障企业发展 山西/太原华润煤业公司是个新型煤炭企业,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技术人员来自同煤集团、徐矿集团、淮南矿业集团、原地方煤矿等煤炭企业,在文化、生活方面差异较大,技术特点等差异明显;下属原相煤矿于2014年初由高瓦斯矿井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坚固性系数小、透气性差,层间距较小,开采中瓦斯叠加影响,瓦斯治理难度大;其他鸿福、福巨源、银宇三座煤矿属于资源整合矿井,井田内废弃老窑、采空区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但水文地质资料不全,煤层埋藏浅,局部还受地表水影响,季节性明显,矿井防治水难度大。
经过8年多的努力,公司技术管理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建立了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高突矿井采煤工作面“一面三巷、一巷多用、连续开采、综合治理”、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4321”瓦斯治理模式;对资源整合矿井水害防治特点,形成查、探、治立体式水患治理模式。公司从成立至今杜绝了煤矿伤亡事故,但作为煤炭行业后起企业,技术管理基础仍还薄弱,仍需向兄弟单位学习,加以完善。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东曲煤矿总工程师刘向忠: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及应用 为有效收集、整合利用开采过程中积累的数据,东曲煤矿使用了数据采集、数据转换、关联匹配及“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等信息处理技术,自主研发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分析、预测。
安全经济效益:
(1)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拟合程度高的预测预警模型,实现连续、准确预测和预警的功能,促进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工程由生产过程治理向超前治理转变。
(2)促进数据融合贯通,避免了数据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的遗失,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缩短了数据分析的过程时间和工作量,把人工为主的数据管理模式升级为成数字智能化管理模式。
(3)提升了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助力矿井安全高质量发展。根据大数据分析,对一般区域采取常规措施,对特殊区域采取强化措施,提高措施决策部署的针对性和科学合理性,避免了过度投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瓦斯治理工程科学经济性,促进矿井瓦斯治理工作向“治得快、治得住、治得省”转变。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矿总工程师李小平: 浅谈屯兰矿 “四个到位”瓦斯治理模式及中长期规划 2009年2月22日,屯兰矿发生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8人遇难,1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事故后,屯兰人都清醒地认识到,瓦斯始终是屯兰矿的第一灾害、第一隐患,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瓦斯,必须从思想上入手,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影响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引发事故。
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和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瓦斯治理工作体系贯穿于矿井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打好每一米钻孔,抽好每一方瓦斯”“通风是基础,抽采是关键,防突是重点”等理念已经固化在全矿干部职工心中,矿井瓦斯治理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作为煤矿的总工程师,要充分认识到瓦斯治理是矿井的生命工程、民生工程;要清醒认识到瓦斯治理与生产衔接既对立又统一;要增强“瓦斯不治,矿无宁日”的瓦斯治理工作意识;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标本兼治,把各项治理措施做到实处、做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