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压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短缺、生产接续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多重因素导致企业陷入暂时发展困境。在困难面前,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僵化保守,干事创业的动力不足,改革创新的决心不大。”晋能集团西河煤业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梁庭瑞说,“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大胆的改革中找出路,在不断的创新中求突破。”
西河煤业紧紧围绕集团“1366”发展战略和晋城市公司的决策部署,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破除壁垒,创新求变,通过抓学习教育、抓履职担当、抓作风建设,综合引深大讨论成果,力求以改革创新打开实现突破的“锦囊”。
强引领、抓管理,企业经济运行实现稳增长。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用党建推动发展,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一季度,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和环保压力,在节假日多、有效生产天数少,加之搬家倒面、过构造等诸多不利因素,西河煤业超前谋划,科学组织生产,令原煤产量和销售收入同比仍有所增长,实现了首季“开门红”。1~4月份,在煤炭价格略有下跌的情况下,出台了《生产经营红线管理办法》,实施精细化管理,堵塞经营漏洞,还通过深化煤质管理、加强市场调研、强化监督考核等办法优化产销管理,煤炭销售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转作风、办实事,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围绕“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大家谈,开展领导班子“进班组、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党员领导干部与班组结对子,深入基层与一线职工“零距离”接触,察实情、听心声,着力解决职工所急、所需、所盼。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工资收入继续向“高、精、尖”技能人才和“脏、累、险”岗位倾斜;完善奖惩考核办法,建立干部储备、人才培养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对联建楼、职工宿舍和澡堂进行了修缮,更新了基础设施,职工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推进绿化工程,对厂区道路进行规划设计,完成车棚扩建改造,使矿区面貌持续改善。
讲担当,重实干,推进矿井可持续发展。面对资源枯竭、生产接续困难等问题,西河煤业着眼长远,立足企业生存发展,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大讨论带动思想解放,担当改革重任,破解生产技术难题。顺利取得3#煤复采批复,经过半年多的生产实践,充分证明3#煤复采技术是可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效果,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2019年被晋能集团公司确立为“复采示范矿井”。突破和应用沿空留巷、沿空送巷技术,两项采煤技术攻关增加经济收入2030余万元。采掘衔接跟进,崔凹村一期搬迁工作已完成,二期现已出具评估结果,正在与村民协调签订协议,三采区大巷正在加紧开拓,确保采掘衔接平稳。15#煤延伸配采重点项目,制定工作推进计划表,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牌督办,计划于2020年6月份前取得开工报告。
抓创新、降成本,以技术革新推动提质增效。狠抓生产能力提升,搬家倒面首次采用支架搬运车,从而提高了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降低了费用,缩短了工期;更换主皮带,加装破碎机,优化筛分系统,增加备用运输系统,简化运输系统,井下辅助运输逐步采用无轨胶轮车;推进储煤棚建设,规避环保风险,减轻环保压力;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深入开展 “小改小革”、大力实施修旧利废,自主创新设计制作了行车风门,对掘进机液压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废旧液压管进行修复再利用,为企业节省了开支,创造了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