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集团李村煤矿坚持“小事”抓细、“大事”抓实,不断探索适合矿井安全发展的新途径,坚决杜绝零打碎敲及以上事故发生,全面实现“零失误、零故障、零盲区、零缺陷、零漏洞”,确保打牢矿井安全根基。
岗位操作零失误。以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规定为抓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动态达标创建活动。以落实“规程下现场”“手指口述”和“双指双述”等活动为基础,全面抓好各工种岗位标准的规范操作,实现“三个百分百、三个全覆盖”全面达标。同时,不断完善“三级”培训体系,强化“四新”技术培训,深入推进“每月一讲”、“每月一考”制度落实,强化全员持证上岗,切实做到培训一批、合格一批、提高一批,有效遏制职工岗位习惯性违章操作。
设备维护零故障。根据生产、抽采衔接及现场条件变化等因素,超前考虑设备的衔接与配套,提升设备周转率;深入开展设备的分级管理,完善关键设备定期检修维护制度,规范设备检修标准,狠抓设备点检,提高设备点检效率;狠抓地质条件变化时的设备管理,制定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设备检修管控措施,积极推行大型设备检修项目作业工艺模块化;强化现场执行的监督、考核,有效减少设备非计划停运和故障检修频次,构建了具有李村特色的大型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形成科学完整、闭环反馈、可操作性强的设备检修管理长效机制。同时,该矿盯紧重点区城、重点环节、重点部位进行隐患排查,加大对起重设备、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施长周期运行的安全风险管控,并进行日常自我诊断,确保现场设备运转正常。
隐患排查零盲区。定期开展动态检查、日常巡查、季度安全大检查、逢“零”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各专业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逐条逐项排查,强化“一通三防”、地质防治水、顶板安全等重点环节管控,实现隐患治理零盲区,对查出的隐患现场“五定”,做到一般隐患不过班,较大隐患不过夜,并登记造册、制定方案、监督整改、专项复查、重点抽查,防止虚报、谎报现象的出现,真正做到对标排查、风险预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利用班前班后会、周二五例会,开展“听我讲”“大家谈”等系列活动,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来对待,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风建设零缺陷。要求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始终坚持规定动作必须为、违法动作拒绝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现场、干部履职尽责、作风建设情况等进行检查考核,以从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落实、作风转变,努力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进一步落实每日“必知必问必行”,严格执行领导双值班、“三走到、三必到”等制度,养成安全习惯,提升安全素养。强化干部工作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力度,落实安全考核奖惩机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处每一起安全事故,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同时,该矿推行“党员干部基层行”活动,由党员干部积极联系服务基层,定期深入基层队组,围绕“生产技术”“安全教育”“职工帮扶”等开展专项工作调研,助力矿井更好更快发展。
激励机制零漏洞。为调动全员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该矿严格执行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对各项工作依照量化、细化、标准化进行有效地检查、考核。以“高激励、强约束、重考核”机制为标准,推行对习惯性违章、重复性隐患及特殊时期“三违”、隐患的升级管控机制加倍考核;凡发生重大隐患、重大未遂事故及重伤以下人身安全事故(含重伤),按相应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贡献、有创新、有卓越成绩、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有关人员适当进行奖励。与此同时,该矿全面实行目标考核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安全责任,做到年初有目标、平时有考核,形成奖优罚劣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全面营造安全发展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