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生日,恰好是母亲节。也许在别人眼中再平常不过了,但对我来说却是比较沉重的话题。记忆中好像没有陪“老妈”过过一个“母亲节”。
小的时候,盼望着过生日,那是因为过生日能吃上一顿带肉的好饭。10岁之前,自己的家境虽不是很富裕,但在村里还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日除了上学和同伴玩耍嬉戏,没有什么事情让自己记忆犹新了。现在随着女儿的一天天长大,我才对母亲之前为我所付出的一切有了深深的体会。
长大后,盼望着过生日,那是因为同学们可以聚在一起尽情的玩一番,还可以收到不少的小礼物。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叛逆心理也与日俱增,偶尔的还会逃课,那些年也是母亲最为担忧的日子,中学与我家尽管只有一墙之隔,但“跟踪”成了母亲监管我的“常用手段”,放学、下晚自习后母亲都会悉心“照顾”我。记得初中三年级临近春节的时候,期末考试成绩自己都不理想,怕回到家里挨批,晚上就到同学家“避难”。但是自己根本没有顾及到母亲的担心,母亲在村子里四处寻找我,大约凌晨两点多的时候,母亲出现在了我所在同学的家门口,她没有像往常一样批评我,而是两眼充满了泪水。从那无声的泪水中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她不是用嘴说的、不是用手写的,而是用心去感受的。
参加工作后,盼望着过生日的欲望几乎没有了。可能是因为自己学历不高的原因,不甘心落后的我把全部的精力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休息日也很少回家看母亲。记得是1996年的时候,那也是我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是在那年生日的时候,母亲背着父亲到县城里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给我买了块机械手表。那段日子里,我几乎爱手表比我的生命还重要,偶尔还会和同事显摆一下。后来才听母亲说,送我手表做生日礼物就是让我做个有时间观念、珍惜时间的人。从那以后,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无论是上班、开会、学习,都能做到提前就位。同样,我也珍惜工作、生活中的每一天,甚至每分钟。再次理解了母爱的伟大,她不是用嘴说的、不是用手写的,而是用良苦用心诠释的。
现在的我,更希望生日不要来的那么快。原本以为隔三岔五回家看看,给母亲买点东西就算是尽到了孝道。直到前些天,母亲的高中同学在微信群里聊天时才听到她们是如何过生日的,是怎样出去旅游的,儿女们是怎样生活的等话语,自己的内心感到是如此的愧疚。回想40年来,自己时常会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没有陪母亲过一个母亲节和生日。而自己和女儿的生日母亲却从来没有忘记过。又一次体会了那无声的母爱,她不是用嘴说的、不是用手写的,而是用岁月和时光证明的。
其实生日是母亲最痛与最幸福之日。感恩母亲赐予我身,孕育我成长,给予我所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陪伴是对父母最长情的告白,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尽最大的可能多陪母亲聊聊天,说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