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团朔州煤电公司紧紧围绕集团公司“36951”战略体系和“1886”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子公司改革发展座谈会精神,对标一流,主动改革,大胆创新,集聚改革发展的动力,激发强企惠民的速度,筑牢砥砺前行的信心,向着更严、更好、更高、更强、更优的目标,走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深耕煤炭“主业田”
煤炭是公司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朔州煤电公司结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紧扣“深耕主业、多元发展、逆境突围、创新图强”的发展方略,始终坚持煤炭主业不动摇。
坚定不移走好“减、优、绿”发展之路,抓紧先进产能“培育释放”,加快落后产能“出清退出”,6座矿井做到“两升、两稳、两活”。铁峰煤业转换运行机制,加大生产组织力度,积极推广无煤柱、小煤柱等先进开采工艺,提高单进水平,以掘促产,力争达到千万吨级矿井;小峪煤业流程再造,调整采掘关系,改造主煤流系统和地面筛分系统,解决洗选瓶颈,做到生产、技改两不误,快速提升了产能;王坪煤电、恒宝源煤业坚持精采细采,保持平稳生产;千井煤业、同盈煤业灵活施策,契约化管理,激活发展动力和潜能。
下好改革“先手棋” 改革不是微风细雨,而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前不久召开的公司改革发展干部大会上,党委书记、董事长南培珠说:“集团公司召开的子公司改革发展座谈会吹响了企业改革发展的号角,给公司改革创新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动力,我们要转变思路、抓住机遇、刀刃向内、大胆创新,出新招、出奇招、出绝招,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创新、和谐、富强、振兴新时代同煤。”
实行契约化管理,千井、同盈创新经营机制,推进契约化管理,释放活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统一结合,健全外部董事制度,推进市场化用人制度改革,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经营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活力和创造力。同时,着力构建灵活高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契合企业实际的机构改革。
全面推进混改工作。对杀虎口文旅公司与传奇集团的合作、和煦新能源公司电解水制氢制氧项目、机电装备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股权多元化等手段,让市场化程度高、经营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参与到经营决策当中,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密织辅业“经纬线”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应对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朔州煤电在转型产业上狠下功夫,坚持“唯效益论”,自我加压,自我发展。总经理李向峰表示,非煤项目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突破瓶颈,通过“引资、引智、引技”,实现“三个翻番、五个提升、两个推进、三个建设”,开辟具有朔煤特色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古城食品公司、七环高新科技公司、宏力再生公司通过调整内部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内销外拓,实现产值翻番;宏宇诚铸工程建设公司、宏腾陶瓷建材公司、和煦新能源公司、机电装备公司和秦皇岛能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利润;宏程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杀虎口文化旅游公司内抓管理,外拓市场,效益稳中有进。
加快储备项目建设,推进三个前景好、效益优的非煤项目,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加快东周窑300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盘活闲置资产,实现绿色循环,解决煤矸石综合利用环保治理难题,同时利用“新三板上市”的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实施第二次股票增发;推进年产25万立方米发泡陶瓷隔热墙板项目,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在建设的煤电联营一体化企业厂用直供电项目,是山西省经信委批准的唯一试点单位,受到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项目建成后可为王坪、小峪两矿每年节省电费2300多万元。
筑牢发展“压舱石”
科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朔州煤电落实集团公司“1311”选人用人标准,严把干部队伍“入口关”,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896人,其中高级职称102人,按照“人岗相宜”原则,加大干部培养交流力度,推行二级单位之间、基层与机关之间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双向交流、挂职锻炼。注重一线磨炼,鼓励青年员工“轮岗”交流和主体专业的年轻大学生“回炉”锻炼。分系统、分领域、分层次建立各类干部人才库,实行全程跟踪考核,确保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坚持科技兴企,加大科研投入,奖励科技成果,形成了重视科技、研究科技、热衷科技的良好氛围。全公司采掘机械化率达98%,提高了采掘装备水平;建材、燕麦食品、光伏发电等非煤产业项目均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工艺,在行业内领先;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研究课题,取得了成果。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技术革新奖等各类奖项40余项,并及时转化为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