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5月28日> > 总第201920期 > C4 > 新闻内容
在奉献中追求卓越
新闻作者:通讯员 王东 张伟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365天,她从年头忙到年尾,对待工作事无巨细。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多次被评选为先进个人、技术标兵、技能比武大赛状元等荣誉,她用女性特有的执着谱写出一曲平凡中的精彩赞歌……她就是霍州煤电汾河焦煤回坡底矿选煤厂重介车间集控工张晓琴。
    从2001年9月来到霍州煤电参加工作,2011年9月分配到回坡底洗煤厂工作至今,张晓琴先后经历了工厂破产、下岗分流、企业重组等,无论身在哪个岗位,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她都脚踏实地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价值、追求卓越,赢得了身边领导和同事的赞许。
 
精益求精
彰显拼搏进取的工作状态
    “个人的能力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加班加点加出来的,是挑灯熬夜熬出来的,是重大任务压出来的。”2001年9月,张晓琴被分配到汾河生化有限公司,当时恰逢新厂组建,从土建到运行,从调试到生产,半年的岗位实践,远远大于几年求学的收获,这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线工作的重要性。负责水质化验工作期间,一切从零开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2个月时间,张晓琴先后自学了《水质检验技术》《特种设备作业分析》等书籍,并不间断向厂家技术人员请教,反复比对试验数据,最终完成了36t锅炉从原水到软化水的处理,实现了所有数据全部达标。
    由于工作需要,2011年9月,张晓琴来到回坡底计量办从事司磅员工作,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业务,整日需要面对过磅—抄报—核对,一般人都认为这是件再简单不过的差事了,没有半点“含金量”。其实不然,这个看似单调的岗位,说近点关乎司机的切身利益,长远看关乎公司的质量效益,繁琐而又具体,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必须“认真”“较真”。工作中她反复思索,总结出“日抄报、周比对、月分析”的工作方法,对每辆车的核载情况进行大数据统计,既从宏观上掌控,又从微观上判断,实现了流程规范化、统计精准化、分析专业化,确保工作“零失误”。
    2013年9月,张晓琴被调到回坡底洗煤厂重介车间工作。重介车间是洗煤厂的核心,需要从这里把精煤、中煤和矸石以最高的产率分选出来,而她所在的集控室又是重介车间的要害,集中掌控设备的运转、产品的产率及其他附属产品的指标,电脑屏幕信号的变化就好像天气预报,必须时时关注、查找原因、谨慎处置,故障排除之后方可再组织开车生产。作为一名集控员,张晓琴把自己当做一个“大管家”,像呵护孩子一样熟悉性能、了解参数,废寝忘食,特别是三伏天,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几遍,连车间的男职工都刮目相看。没过多久,从上机操作,到简单维修,再到台账记录,她都运用自如,成功实现了“门外汉”到合格集控工的转变。在工作中,张晓琴发现由于煤质变化起伏较大,她主动了解原煤的煤质的灰分、硫分、快浮等情况,及时准确调整密度、磁性物、分选压力,在操作中合理控制分流箱,分走系统中的多余煤泥,现场调整清水阀门和TBS入料量、密度等,有效确保了精煤生产合格率。
    技术的精湛源于对本职岗位的热爱、对工作的深入思考和不断地总结创新。为了降低介质成本消耗,张晓琴坚持勤去车间逐个对每台设备进行全身“体检”,认真查找原因,先从磁选机入手,发现辊筒带介高,于是增加了辊筒喷水环节,确保磁选机回收介质在规定范围内。再从预先脱介、弧形筛、振动筛上查找,发现原煤中含杂物多,而且每班都会有杂物堵塞筛缝,于是在班中增加了捡杂环节,板厚再对筛下槽子回头看,从而保证了下一班生产时的透筛率。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她终于在集控岗位上轻车熟路、破茧成蝶,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
 
岁月洗礼
涵养感恩担当的工作情怀
    2013年1月,女儿的降生给张晓琴安宁的家庭生活平添了些许欢喜,但随之而来的状况让人措手不及。由于孩子早产导致脑瘫,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让她无法接受现实,怀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她整日以泪洗面、不知所措,身体状况也令人堪忧,从此她也踏上了艰难的求医之路。领导从侧面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找她谈话,采取换班、调休等方式,让她得以安心转战北京、河北、山西3省7地市,为孩子做康复治疗。同事们也隔三差五地来看望慰问,现在女儿终于可以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作为选煤厂重介车间的一员,她深知工作的重要性,擦干眼泪,负重前行,她继续坚守在生产一线。张晓琴激动地说:“你把工作放在什么位置,工作就会还给你什么回报,自己唯有脚踏实地、全心全意的工作才对得起领导的关怀、对得起工友们的支持。”凭着这份坚忍不拔,凭着这份坚持不懈,张晓琴克服了家庭与工作之间的重重困难,在霍州煤电集团第二届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技术状元的称号……她坚信,生活不相信眼泪,做强者必须吃的了苦,方能趟出道路、走出困境、收获喜悦。
    从车间工艺流程到设备性能,再到基本故障排除;从起车停车、参数调整,再到车间工作沟通,张晓琴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思与工友们分享、学习,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面对面传,让大家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企业员工,张晓琴重整行囊再出发,知恩、知责、知足,尽心、尽责、尽力,用一流的工作成绩来回报企业、感恩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