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泽是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庞庞塔矿综放准备队的一名液压支架工,靠着十多年的刻苦钻研和艰苦磨炼,使他成长为操作液压支架的一把好手,先后荣获了技术标兵、霍煤工匠等荣誉称号。在矿上,认识王小泽的人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
刚参加工作的王小泽,第一次下井就开始接触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液压支架,学习移架、拉架,面对井下陌生的环境和庞大的设备,再加上远离家乡,王小泽打起了“退堂鼓”。
也许是机缘,有一次王小泽跟舍友闲聊,了解到他在矿上的“启蒙老师”李师傅是十几年前的技术状元,当时队里最流行的话就是“完任务,找老李”,这让王小泽心生敬仰,下定决心跟着师傅学本领。从此以后他和液压支架“粘”在了一起,不断摸索支架性能,在干中学、学中干,慢慢摸索出方法、总结了经验,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跟工友一起讨论或向师傅请教,他总是坚持在操作中独立完成。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小泽慢慢掌握了液压支架的操作技术。为了弥补理论上的不足,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他每天饭后都会钻进图书室,研究支架性能和综采工艺,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跑去机分厂研究支架。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王小泽迅速成为液压支架工中的佼佼者。
王小泽所在的工作面,是霍州煤电倾角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回采工作面,工作面有112台放顶煤液压支架。作为一名液压支架工,他不仅担任移架工作,还肩负着放煤工作,须时刻关注112台液压支架的运行状况。每次下井前,他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面,提前对112台液压支架、顶板及煤壁支护、液压管路完好情况进行详细检查,查看有没有跑、冒、滴、漏现象;每次开机前,他都要把顶板破碎、煤壁片帮、需要超前移架的地方全部支护到位,为安全生产把好首要关。
2017年临近年关,综放准备队施工的9-706综放工作面由于顶板破碎、煤壁松软,支架出现了倾斜倒架的现象,王小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出井后,他第一时间找来相关书籍,寻找解决的办法,并与技术人员探讨研究。那段时间,王小泽连吃饭睡觉都在思考该如何操作支架、怎么拉好每一台支架,他刻苦钻研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工友,工友们陪着他在井下一起摸索,常常十几个小时不出井,最终利用单体支柱顶住支架,不断对支架进行调整,解决了倒架问题。
“快、够、正、匀、直、稳、严、净”,这是液压支架工的八项操作要领。液压支架操作不好,就会出现倒架、咬架的情况,不仅影响生产,还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班组日产量,王小泽每次出井后都会对当天工作进行一次总结,他的“日记本”上记满了工作中的不足和经验。久而久之,王小泽凭借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研究出了支架快速推移法,一个班下来,比平时节约将近一个半小时。起初,工友们心有疑虑:“跟着采煤机拉架,不是吃煤尘吗?”“我干了一辈子了,都是原来这样拉架的。”但当王小泽研究的新方法推广开后,工友们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谈到这套新方法,王小泽自豪地说:“以往都是机组割过10架后,拉架工才开始操作支架,后来我发现,只要掌握好时机,操作老练,就不需要等待立柱完全降落。只需在支架下降刚离开顶板时操作手把,快速移架。”
勤奋好学的王小泽经过多年的钻研与工作经验,还发明出了支架销子、阀组拆卸、液管拆卸等多功能工具,减少了维修液压支架环节,缩短了检修时间。
十几年来,王小泽以乐观、积极、主动的态度,圆满完成了每一次拉架任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