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煤炭能源企业,要拥抱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彰显新作为,就必须牢牢把握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晋能集团晋城公司南河煤业发展把准“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几个关键词,民生事业努力提升职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用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了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全新内涵。 党建发力:把牢工作“定盘星” “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晋能集团南河煤业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张茂生说这话时,沧桑、成熟、睿智的脸上饱含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思想的“压舱石”、方向的“稳定器”、行为的“校准仪”、干事创业的“生命线”。南河煤业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强化企业党建工作,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具有政治定力和责任担当的矿领导班子,敢当善为,包容共济,成了企业发展的“定盘之星”。 以“三基”建设为“着力点”,强化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团结、维稳、安全、环保、生产,尤其是一线生产中的先锋模范带头和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远离“三违”,带头反“三违”;职工之间或职工家中出现思想问题或矛盾冲突,总会有党员或党组织主动出面做思想工作、化解矛盾疙瘩;遇到井下工作面搬家或过复杂地质构造带时,成立起的临时党小组都会不怕困难,冲锋在前……真正把党建“软”工作一点一滴地转化为发展的“硬”实力。 苦练内功:“1+2+3+4+5” 工作法抓安全 “‘抓矿长、矿长抓’,关键是如何抓?”从事煤炭行业20多个年头的张茂生调任南河煤业当矿长后,把自己多年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丰富经验融入到南河煤业的实际中,提炼出“1+2+3+4+5”工作法,具体指导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1”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一个主体责任。把安全工作纵向落实到班组和岗位,横向联保到科队和个人,下大力气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安全管理新格局。“2”是坚守两条防线。第一条是“双预控防线”,既要确保标准化操作,更要不断提高对风险的预见和研判能力;第二条是“安全监管防线”,不断充实和加强安全监管力量,不断强化和提升监管队伍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了严防死守这两条安全防线,煤矿还在“一岗双述”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岗三述”的新概念,把对风险的识别、预见和研判加入到岗前自述当中,变成“规定动作”。“3”是“三真”,即真学、真用、真管。“4”是“四勤”,即眼勤、嘴勤、手勤、腿勤。“5”是“五到位”,即安全责任考核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现场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执行‘1+2+3+4+5’工作法,关键是对两条防线的紧盯死守,哪一条也不能被突破。突破了就可能有隐患和事故发生。难点是对风险源的识别、预见和正确研判,没有对井下地质构造的充分了解和地质属性掌握,没有井下丰富的工作经验积累,很难做出正确预见。”张茂生对这一安全工作法的具体执行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说明。 以“1+2+3+4+5”工作法为“本土颜色”,2018年以来,南河煤业认真贯彻落实和深入推行集团“136”安全管理模式和“333”安全举措,安全管理工作融入集团安全发展理念的“主基调”,在反“三违”、强“三基”等重点工作中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有了更为具体的实践诠释,被晋城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建设优秀单位”。 创新发展:双创新点燃 高效发展“双引擎” 在今年召开的山西省煤炭科技创新表彰会上,张茂生被授予“山西煤炭科技创新双十佳矿长”荣誉称号。 “安全高效发展,一靠科技创新,二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主导企业智能化发展,管理创新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亲身经历了煤炭行业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再到现代化,正向智能化迈进的老煤炭人张茂生,对“创新赢得未来”这句话似乎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南河煤业坚持在科技创新发展上持续“发力”。采用“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现场示范、全面推广等办法,定期举办科技讲座和专业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创优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环境,职工“五小”科技成果不断在生产等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2018年末,企业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和经营扭亏为盈的双目标,相继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安全高效特级矿井”,被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授予“山西省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奖”“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所用的供应材料,矿上只为供应方提供堆放场地和负责保管,用时才填材料入库、出库和进账单,用后按比例三个月结一次账,备用材料用够满300万元或以上为结账的起结点,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材料的存放时间,削减了因购买存放材料而占用的大量资金,有效提高了资金的周转效率。”这是张茂生透露给记者的一点点“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的管家小秘密,也是其撰写《精细化管理在南河的实践》论文中的一个小亮点。以“零库存材料供应法”为“落力点”,南河煤业紧紧围绕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供应科成立了价格委员会,下设比价小组,货比三家;销售科倡导“三权制衡”,以实现产品销售的“无缝”监管;导入“班组考核”新模式,通过培养班组核算人员的三种经营能力,创新班组核算的五项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六项降本增效措施,提高了班组核算的运行质量;将全面预算管理的触角细化、量化和考核到科队、班组和个人;积极开展“五小主人翁”活动,人人都是“小主人”,个个争当管理“小助手”,人人都做“小管家”,个个争当节约“小能手”、争做“五小科技创新者”,掀起全矿参与精细化管理的热潮,使得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得以稳中向好发展。 和而不同:在“难”与“和”中谋未来 制约南河煤业发展的“短板”有三块:一是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围绕大断层为主的向背斜、褶曲可谓是常事,还伴有溶洞等采掘难题;二是队伍组建时间短、流动大,技术人才短缺等导致技术规范和要求跟不上变化;三是9#煤开采资源寿命短,需要超前谋划下组煤的谋篇发展。 “面对诸多的困难,我们矿却能连续3年达产达效,并且杜绝了重大以上人、机伤害事故,实现了环保事故‘零发生’和‘零处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个‘和’字,和谐共处的环境,‘和而不同’的包容共济理念,‘和为贵’的创收之道。”张茂生阐述的是一种难中求和、和中解难的朴素辩证理念。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能安”文化的引领下,在晋城公司“家”文化的正确指导下,尤其是2018年,南河煤业认真落实集团公司“136管理模式”和“333”安全举措,以晋城公司“强三基”“反三违”为抓手,一步一个脚印在“和”字上做足文章,以“和”字为基础,面对困难没有指责、共同研究探讨,面对争议广开言路,和而不同,为求突破,与兄弟单位和睦共处,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处理企地关系问题上,更是本着“和谐共处、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安全生产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再加上内部上下团结一心,实现了无一例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为矿井安全、平稳、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 职工的心是企业的根。南河煤业坚持“效益第一、为职工服务”的理念,多管齐下,稳步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在职工的收入待遇方面,突出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将工资向一线倾斜,向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向技术型、创新型职工倾斜,实现了职工工资的稳步增长,广大职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2019年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深入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对于煤矿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安全是前提,绿色是支撑,优化生产布局是基础,实现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是目标。”张茂生最后说,“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和落实集团、晋城公司2019年工作会和安全工作会会议精神,超前谋划和强力推进采掘衔接工作,强化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稳定、环保三件大事,做实管理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强企三项工作,努力完成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惠民实事三大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