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1月08日> > 总第201902期 > C2 > 新闻内容
抢占发展制高地
新闻作者:通讯员 王小军 赵文丽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随着矿井服务年限的延长,面对煤炭资源储量接近枯竭、采掘衔接紧张等现象,潞安集团王庄煤矿党政领导班子直面市场,化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机遇,聚焦命脉工程、着力生态工程、完善保障工程,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命脉工程注活力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煤炭资源问题,这是命脉和根本。面对矿井储量日益减少的实情,王庄矿积极推进540新区建设,实施村庄压煤搬迁工程,完成了岭上村搬迁、资源整合、北栗风井开工建设,再一次奏响了矿井可持续发展的交响曲。
目标锁定,贵在行动。540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讨论,轮流深入工作现场查原因、找问题,上井之后便召开专题研讨会,并且专门成立了后备区开发办。一时间,540新区俨然成了王庄矿的“特区”,在其建设问题上矿党政更是给予了“三个不变”的承诺:“一是始终把540新区建设放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来抓的认识不变;二是集全矿之力,坚决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强力推进这项工作的决心不变;三是严格按照施工网络突击性施工,继续加大责任落实和考核,确保工程如期建成投产的目标不变。
为了保证+540新区工程的顺利推进,该矿加大了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成立了课题攻关组、制定工期倒排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了“手续平行推进、设计量身打造、施工网络优化、业务归口管理、竣工无缝对接、考核逐级落实”的基建项目建设管理新模式,先后完成了暗斜井双系统远距离高精度贯通、井下换装站超大断面硐室复合支护理论与技术创新、8101工作面大采高设备选型及优化等一大批科研优势项目,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2014年+540水平延深项目通过验收并正式转入生产,标志着王庄煤矿王庄煤矿的生产重心逐步由老区转向540新区,可采储量达1亿吨,为王庄煤矿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生态工程暖人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矿区的生态环境,也是关乎矿山未来发展的重点工程,更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2017年以来,王庄煤矿积极响应国家形势和要求,从打造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家园入手,开启了再造王庄绿水青山的新征程。
多年来,该矿开采出来的煤炭只能露天储存,煤尘成为矿区环境的重大污染源,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2017年以来,该矿的露天煤场封闭改造项目正式立项并于当年启动施工。
2017年,经过多方调研论证,该矿启动了地面储煤场——北煤场封闭改造工程。根据设计方案,改造后的储煤场为棚式结构,整个储煤棚采用大跨度钢网架结构,外加单层彩钢板维护,四周设置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墙,可以达到有效抑尘的效果。工程开展以来,该矿始终坚持高标准、优品质的要求,优化施工方案,狠抓目标管理,保证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快捷推进。随着覆盖煤场气模的吹起,该矿北煤场使用了数十年的露天煤场彻底封闭,具备储煤条件。今后,地销煤炭包括装车、计量所有环节,以及煤场落煤、回煤全部在密封的煤场内进行,彻底杜绝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该矿牢固确立环保工作一盘棋的观念,对矿井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统筹安排,下大力气启动深沟壑矸石山综合治理工程,对矸石山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如今王庄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矸石山披上了绿装,露天煤仓穿上了衣裳,该矿的生态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生命工程做保障
      “手里有了粮,心里才不慌。”生命工程北栗风井,是该矿540新区的后期风井,主要担负540新区的通风及瓦斯治理任务。
      自项目全面启动以来,该矿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北栗风井建设推进管理办法的通知》进行施工。充分结合国家、行业最新形势,对手续办理、设计勘察、招标管理和施工监管等工作进行过程优化调整,努力确保时间最短、效果最好。期间,该矿从改进工作作风为突破口,在北栗风井联合试运转期间加快各单项工作的验收和手续办理,并层层签定“军令状”,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力争各项手续及早办理完毕,提前完成高质量完成联合试运转。
经过全体王庄人的不懈努力,2018年9月14日,北栗风井正式取得集团公司批文,进入运行阶段。北栗风井的顺利投运,彻底解决了矿井通风距离增大和高瓦斯管理问题,保障了540新区安全高效运转,该矿形成了“新区主采+老区补采”的新生产格局,新区作为生产主战场的作用凸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王庄人以从未有过之气势,奔向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