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由来已久的兵家重镇。这里人杰地灵,是三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物华天宝,矿藏有煤、铁、铝、云母等,其中尤以煤为多。大远煤业公司就坐落于这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交通便利的福地之上,勇于拼搏、善于创新大远人凭借精细化的管理,先后捧回了山西省安全生产“十佳”煤矿、山西省煤炭科技创新“十佳”单位、忻州市安全生产先进企业、静乐县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把矿井建设成一座享誉晋北大地的安全生产典范煤矿。
大远煤业公司是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在山西整合的现代化矿井,前身是静乐县地方国营杜家村煤矿,2007年资源整合后,矿井井田面积约4.8平方公里,工业储量8800余万吨,设计可采储量3800余万吨。
近年来,大远煤业公司从践行“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高度,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政府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以本质安全为中心,以精细化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主线,突出以严治矿,深化基础管理,狠抓队伍建设,实现了持续安全生产。
“五精五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五精’就是强调:工作的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五细’就是强调:细在流程、细在环节、细在考核、细在监督、细在规范。”在大远煤业,矿长李海详细解释了该矿“五精五细”管理的要义,“我们对标省内先进矿井,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精细化管理思路,通过培育精细化管理理念,规范管理行为,逐步建立了精细、准确、规范的精细化管理机制。” 在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大远煤业公司逐步健全完善了五大保证体系,以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健全完善了6S行为养成体系,重点解决员工“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了“5E”标准化体系,形成了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的闭合管理。三是建立了走动式管理动态巡查体系,全矿所有管理人员必须执行走动式管理规定,各主要作业场所都有管理人员走动巡查,实现了班班有人查、岗岗有人检。四是全面导入“8341+”全覆盖安全管理体系,即用8个安全理念统领思想,用3个安全管理模式管控行为,用4个安全专项工程做实业务,用1个安全综合智库正确决策,提出了“心里想着风险、眼里查着隐患、手里干着标准化”的安全行为准则,实现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控。五是健全和完善内部市场精细管理体系,实行“矿—区(科)—班组(岗位)”三级核算运作,把产量、质量、安全、成本等进行细化测算和分解,强调每个班组的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实现动态、准确和完整的结算。
“六位一体”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大远煤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大远煤业突出层级管理,实施危险预知、预控措施、安全确认、人员安全站位、作业流程、岗位标准相结合的“六位一体”安全管理法,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质量。 对照《关于推进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为基础,根据生产环节、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制定121个岗位危险源辨识卡,形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汇编。突出层级管理,构建了矿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区队“三位一体”安全风险评估、班组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职工岗位操作程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实现了全员参与、闭环管理,从源头实现了本质预防。
“六位一体”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构筑了一道“知、防、管、控”相结合的安全“防火墙”。“六位一体”安全管理法实施以来,全矿辨识岗位危险源2516条,制定岗位工安全确认标准122项、流程作业标准299项,编制特殊施工环节安全站位管控措施105项,配套出台岗位工危险源辨识卡、安全确认管理规定、安全站位和流程作业管理办法,矿井“三违”率明显下降,真正抑制了零敲碎打事故发生,安全效果明显提升。
“五化排查”抓实隐患排查治理 大远煤业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细化了职责分工,确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上报、督办、销号、验收全过程重点环节和“规定动作”进行重点考核,实现了“五化”管理,构筑了风险预控在前、隐患排查治理在后的“双重防线”。
排查人员全员化。矿长、分管领导、副总师、业务部室,基层区队、班组、岗位作业人员,按职责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行岗位动态排查、班组班排查、区队和科室日排查、矿周排查的“四级”隐患排查体系,充分体现全员参与的思想,积极发挥人人都是“安全员”的作用。
排查内容制度化。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等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中对生产现场的技术参数要求,结合生产单位专业设置,制定生产现场安全检查表,实施对表检查。健全了隐患排查分级管控体系,按照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定时、定责、定标即“三定”管理和安全责任倒查追溯机制,确保了所有隐患形成排查—治理—跟踪—验收闭环管控,以信息化促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将事故隐患及时进行录入、整改、反馈、复查、销号等操作,重点抓整改、复查环节,有力督促了各单位全面排查隐患,及时整改和消除隐患。
排查手段多样化。大远煤业既重视检查现场隐患,又突出审查内部资料,既人工检查,又利用各类设备、仪器精确检测,既有对在用设备的静态检查,又有跟踪作业循环、查看现场作业执行情况的动态检查。
排查时间动态化。既包括日常巡查、每旬检查,月度排查、季度审核,又包括节假日、重大会议、雨季等重点时间及夜间等重点时段和特殊时期的检查,严格执行非正常生产行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职能部室盯班、区队管理人员跟班责任,盯住现场、盯住隐患、盯住落实,跟班作业、跟进指导、跟踪检查,确保了作业现场的本质安全。
排查层次多元化。每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均由矿长组织,分管领导担任专业组长,矿属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构成专业的事故隐患排查组,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的拉网式排查。
“三项举措”提升职工安全素质 职工的素质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大远煤业始终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全矿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在培训形式上求新,方法上求变,效果上求实,使培训教育切合实际。
实施应知应会内容日常提问。大远煤业深化“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精准培训模式,建立了每周二、周五职工安全培训雷打不动制度,开办了企业管理“大讲堂”,依托区队视频教学、车间实物培训和矿微信教育培训平台,强化职工安全必知必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了培训到岗位、到班组、到车间,提高了干部职工隐患辨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在培训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围绕岗位标准、“手指口述”、职业危害防治、应急求援等内容,分批分期对全矿干部员工进行轮训。同时,制作了《应知应会手册》和“岗位标准操作卡”发给员工进行日常学习,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学习考核活动,按照当日、本周和本月工作内容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出题提问考查,将培训教育与当班工作内容有效结合。
实施岗位操作标准现场培训。把工作岗位和工作现场作为员工安全培训的“主阵地”,让员工在岗位上、在现场中预想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全面排查现场安全隐患,科学运用安全预防措施。通过参观交流、新老员工“传、帮、带”、内部交流、以修代培、定期举办现场操作培训班等,不断培养和提高员工的岗位操作水平。
实施“三违”人员手把手帮教培训。把“三违”人员的帮教,作为提升员工素质的重中之重,严抓、严教、严管,在全矿开展了“不放心人”手把手帮教学习活动,在帮教过程中,学规程、学法律、学制度,认识违章的严重性,从中汲取教训。同时制定了《安全生产“红线”管理规定》,整理出234种习惯性违章行为,以文件形式下发,并上传到微信安全管理群,让职工随时学习,以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发生事故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从严从快进行“七个追出”,即追出质量、追出素质、追出标准、追出制度、追出效益、追出作风、追出纪律。
“三大支撑”助推企业本质安全 大远煤业按照现代煤炭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强化装备保障、强化人才培养三大支撑,实现了科技、装备、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组合,助推企业本质安全。
强化科技创新。大远煤业牢固树立“堵疏结合、探防为要”和“源头预防、超前治理”的理念,健全完善了大远防治水工作路线,积极应用瞬变电磁探查等新工艺,杜绝了水害事故,保证了安全掘进与回采。4月24日,山西煤监局局长卜昌森到矿现场调研,对大远矿在急倾斜三软煤层高承压水威胁下安全开采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积极推进“三软”大倾角煤层安全综放开采技术,该技术荣获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也为地质复杂条件下矿井安全开采带来新的突破。强化自主创新,狠抓巷道支护改革,实践完成了“三软”煤层锚网索+锚网带联合支护工艺,推广应用了便携型气动注液泵、轻型剪式前探梁等先进工艺,夯实了本质安全基础。
强化装备保障。大力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程,按照“采掘生产机械化、辅助系统自动化、安全监测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原则,加快装备升级步伐,建成了监测监控管理平台、有害气体智能预警断电系统、皮带运输智能集中控制系统等,实现了安全生产信息收集、危险源监测、风险预警和信息及时发布。装备应用了履带式挖掘机、掘进机、装岩机,开掘效率和单进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
大力推进矿井辅助运输系统升级,果断淘汰落后机电设备26台(套),更新阻车器等先进安全装备19套,巷道坡度超过30度的安装使用回柱车。对井下采区变电所、泵房、边远地区排水点及皮带主运输系统进行监控升级改造,实现了无人值守,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强化人才培养。变招工为招生,大力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并不断调整、优化薪酬分配方案,拉开、拉大工资分配档次,向苦脏累险、技术含量高岗位倾斜,提升工资福利等待遇。加强人才培养,制定《优秀骨干人才用工转换管理办法》,鼓励年轻技术人员和一线骨干岗位成才,调整充实技术、管理岗位8人,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业热情。实施“不同专业分类学、领导干部带头学、导师带徒帮着学”的培训模式,开展技能专家、大工匠、“蓝领”员工与一线员工结对子、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双创”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员工素质与技能的双提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英勇奋进的大远人将继续用睿智思想引路、务实作风攻坚,不断完善矿井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努力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看,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安全发展画卷正在大远煤业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