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作为山西焦煤霍州煤电成立最早的区域公司,汾河焦煤管辖着八座矿井、两座洗煤厂和两个分公司。长期以来,各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标准化水平参差不齐、重大事故防治变化影响因素多、部分单位现场管理薄弱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汾河焦煤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对于“生命线”这一命题,作为区域公司该如何做?汾河焦煤始终把安全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突出重点、双管齐下,明确公司、矿井、区队三个层级的管理定位,以“三个达标”夯实基础管理;统一工作面(工作现场)停产整顿及分析追究流程,以“一停四追”狠抓现场管理,全力筑牢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汾河焦煤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万卯说:“近年来,我们坚持‘安全强化年’工作主题不动摇,抓重点、抓关键、抓标准、抓规范、抓地面、抓考核,严格履行区域公司安全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各系统、各部门业务保安职责,高压严管、从重考核,保持了持续平稳的安全态势。”
“三个达标”夯基础
根深树壮,叶茂长荣。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是前提、是根本。
持续开展“三达标”工作是汾河焦煤近3年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的有效载体。“三达标”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结合不同阶段的形势任务与时俱进、变化发展的。
汾河焦煤首先明确了三个层级的定位,即公司围绕“全面管理”定位,发挥监督、指导、服务职能;矿井围绕“主体责任”定位,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管理;区队围绕“自主管理”定位,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从这样的定位来看,对于汾河焦煤来说,区队就是基层,提高基层区队自主管理水平就是基础。
2016年4月,汾河焦煤从提高基层区队自主管理水平入手,重点抓好生产矿井采煤、掘进、机电等6个专业所属区队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达标、区队职工操作动态达标、区队管理建设达标,实行区队自检、矿井业务部门评分、公司综合考核三级评价办法。经过一年的开展,区队自主管理水平、现场动态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2017年,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下发后,结合前期开展的区队“三个达标”建设成果,2018年1月,汾河焦煤对“三达标”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义调整,将原有的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达标、区队职工操作动态达标、区队管理建设达标统一概括为区队建设达标,由矿井负责评比考核。
今年上半年,在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核中,霍宝干河煤矿公司共取得了5次第一的好成绩。这个公司坚持区队自主、系统主抓的管理理念,配套成立了安全、生产、技术等5个“三达标”工作组。霍宝干河煤矿公司安全部部长鲍加峰介绍:“在‘三达标’工作中,由区队队长牵头,其他队干参加,每旬进行自检、验收;系统科室结合旬检月验制度集中验收、考核、排名,并在早班前会进行通报‘三达标’考核情况;分管领导每季度会对所分管的专业进行一次‘会诊’。此外,按照统一要求,积极开展安全确认工作,有效保证了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一停四追”抓现场
7月13日,在回坡底矿采二队队部,一份《停工整顿及分析追究通知单》引起了采访团的注意。这是汾河焦煤安全处针对采二队在6月26日4时班工作期间被挂黄牌而专门下达的通知。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安全监察站6月26日挂黄牌隐患分析通报》《挂黄牌隐患复查单》《复工复产申请》等。这是汾河焦煤推行“一停四追”狠抓现场管理的一个缩影。
汾河焦煤综合分析各单位现场管理特点,坚持量化、表格化、痕迹化管理,从去年8月份开始,以隐患、事故、挂牌为切入点,为出现问题的工作面、工作现场规划了停产、分析、追究、整改路径,通过推行“一停产”“四分析追究”,实现了闭环管理。
在汾河焦煤管辖各单位,无论是出现重大安全隐患事故的工作面,还是出现轻重伤事故的工作面,又或者是被五人小组、安全检查站等上级部门及公司业务处室挂牌的工作面、工作现场,都必须立即停产整顿,并由责任单位分管领导牵头、安全部门组织召开分析追究会,由相关业务科室参加,从操作行为、管理行为、安全监督及技术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追究,并形成分析追究报告,全面整改。整改完成后,由责任单位安全部门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下发复工复产通知单,方可恢复生产。
分析追究是否到位,是推行“一停四追”的关键,最终目的是要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出现。三交河矿除了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红黄牌考核办法和矿有关规定进行追究处罚外,还结合矿上制定的《安全隐患与科队级干部联责考核办法》,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大家抓安全、保安全的积极性。
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与时俱进抓好“三个达标”、持之以恒落实“一停四追”,汾河焦煤强化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