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12月18日> > 总第201845期 > C2 > 新闻内容
为了投产时刻奉献着光和热
新闻作者:史文晋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通讯员 史文晋)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工项目和省重点工程,潞安集团古城煤矿从无到有,历经13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麟绛古镇拔地而起,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煤海新星。在这个过程中,古城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就像接力赛中的选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争分夺秒,为矿井早日投产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现任总工办主任的刘瑞涛曾经在矿建部负责井巷工程验收工作达8年之久。古城煤矿尚在基建攻坚阶段时,单项工程验收有时一个月高达40~50项,可想而知他的工作量。井巷工程是百年大计工程,为了保证质量验收可靠,每一项他都会按照初步设计逐条对照和现场查看。因为他知道,他的每一次验收合格签字都关系着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工程结算。每次签字,他都慎之又慎,哪怕工程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九,只要还有收尾工作,他都不会签字,他被施工项目部戏称为最惜“名”如金的人。
古城煤矿的矿建部是名副其实的“万金油”部门,面对矿井建设初期的各种地质和技术上的难题,这支主要由刚毕业的大学生构成的年轻队伍边干边学,学用并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2014年2月,长达2000余米、坡度达15°的主斜井在正掘1160米后,为了缩短工期,矿领导安排另一支施工队从井底煤仓处开始反掘。平面对掘只需确定好相对位置即可,但是斜面对掘,每个控制点的坡度都需要经过实地测量和精确计算。为了保证主斜井“零误差”贯通,张晓岩、李鹏、刘瑞涛、马洁腾、杨超、杨晋波……他们结合各自专业,术业专攻,对困难迎头而上。采矿工程科班出身的刘瑞涛再次深入系统地学习地测专业知识,他不但要求施工单位每天反馈进度,而且每隔两天,他都会进行下井实地勘测,核实每一个控制点。
俗话说:好事多磨。这座特大型现代化煤矿从筹备到建成,历时十三年,期间一度中断项目建设。由于时间跨度大,生产工艺在变化,工程质量技术要求在提高,所以古城矿井一直处于边建设边完善改进的状态。采掘、监测监控、给排水、供电、辅助运输、通风、地面生产系统、提升……每个专业系统的主管部门在赶工期、追进度的同时都力争做到尽善尽美。
以选煤办为例,为满足投产后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为了满足与180项目一体化发展要求,选煤厂自开工建设之后,就在不断改进和调试。原煤系统以及主厂房投运是选煤办职工最忙的时候,加班加点跑现场、盯设备,中午不休息,晚上跟现场到9~10点,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有一次选煤厂工艺更改完毕,为了保证工程网络图可以在第一时间发放到相关单位手里,他们半夜跑到调度室去借用A3打印机进行打印。
所有的努力在今年的11月21日得到了肯定,经过13年的努力,他们终于盼到了古城煤矿及选煤厂联合试运转的批文。如果说古城矿煤投产是场接力赛,那么在批文下达的那一刻,比赛就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一棒。牵头负责联合试运转工作的总工办相当于几棒同接,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将“接力棒”重新规定工作量后再分发给各相关单位。在此过程中,总工办集发令者、啦啦队、裁判、考核员等众多身份于一身。在总工办的办公室墙上贴着一张网络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方框标注着达到投产目标的各项要求和时间节点,“挂图作战”提的不仅是速度,更提着大家的责任心,这张图贴在墙上,更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联合试运转期间,古城煤矿各个科室以每10天为一个节点,56项工作被划分为21大项,职责分工中几乎所有单位都被纳入,因为这是一场全民皆兵的攻坚战。很多项目需要通过集团、市、省、国家的四级验收,工作人员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对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在保证各级验收衔接紧密的同时也预留了上一级验收前的整改时间。
古城煤矿项目正值冲刺收尾阶段,正处于由基建向生产过渡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有的工程项目齐头并进,有的工程项目交叉进行,做到了全面推进,多点开花,相互照应。无论是个人还是部门,古城人自“接棒”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冲刺终点的准备。在此过程中,各部门“抢跑”不“掉棒”,大家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同心协力跑好最后一棒,为实现早日投产目标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