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12月11日> > 总第201844期 > C6 > 新闻内容
诠释工匠精神 展现技术工人风采
新闻作者:张嘉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王红文身上有着许多的荣誉,2005~2015年,连续11年获得公司内部8次先进个人和3次先进标兵称号;2011年荣获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个人二等功;2013年,获晋城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五一”劳动奖章、陵川县工会优秀职工代表称号;2014年获晋城市总工会优秀会员、晋城公司技术标兵称号;2016年,喜获集团技能比武采掘电钳工一等奖;2018年喜获第二届“晋能杯”煤炭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综采维修电工项目三等奖。
王红文1996年来到晋能集团晋城关岭山煤业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式“工匠精神”的精髓。作为一名技术能手,他为关岭山煤业的技术人才培养及技术革新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来,王红文带出学徒20余人,均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2014年以来,关岭山煤业全面推行技术革新以降低生产成本,王红文积极响应,先后独立或协助他人共完成革新项目20余项,无形中提升了身边同事自身的专业能力,更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做出了重大贡献。

因热爱而钻研
1993年高中毕业后,王红文就读于晋城亚华无线电学校,因自身爱好,在校期间勤奋钻研,积累了扎实的无线电理论基础,为从事现在的电钳工工作打下了根基。从业20多年来,王红文在电钳工这一技术岗位上深钻厚学,已成长为关岭山煤矿少数技术骨干之一。要想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
王红文就像一颗螺丝钉,在电钳工这个岗位上稳扎稳打,日夜钻研,往往连续数小时数天跟一台设备“较劲”,不是加班加上瘾,而是享受解决问题的那份喜悦,享受战胜自己的那份成就感。技术革新出新成果,设备改造后效率上了新台阶,这些都还不够,他总会绞尽脑汁想再进一步,向技术高地不断攀爬,持续挖掘已有装备的潜力,探索改进的可能与方向。就连别人的技术革新成果,他也会时不时“泼凉水”“无线电遥控很不错,但是否忽略了其他无线电信号干扰的问题?我觉得还可以再改进一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是靠着这种股钻研劲儿,王红文一直保持着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先进性,才能屡屡推陈出新、名列前茅。

因责任而担当
“努力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更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王红文一直坚信这句话。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得到了企业领导和同事的认可。2003年关岭山煤矿30万吨/年矿井投产初期,机电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直接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开展。在此条件下,他毛遂自荐,勇敢地站了出来,主动承担起为公司培养机电技术人员的任务。他不遗余力地教授理论知识并传授自身的实践经验,为公司解决了技术人才短缺的难题。
2010年王红文被任命为机电技术员,负责全矿上下供电、大型设备的检修与保养工作及电器维修工作。供电室成了煤矿企业的排头兵、重头戏,稍有差池便会影响整个矿井生产,但他没有退缩,迎难而上,有时候甚至昼夜不休,查隐患除故障,保证了供电质量,未发生过一起供电事故。
2016年,关岭山煤业成立了以王红文为首的创新工作室,他不辱使命,时刻钻研各项技术难题,并利用闲暇时间集中开拓队、机电队、机修队的检修工、电工一起研究讨论,对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疑点细心指导、讲解,并号召大家要敢想、敢说、敢做。在一众技术工人的共同努力下,由王红文带领的创新工作室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技术革新指标,还攻克了矿用压力传感器、红外线指向仪、LED巷道灯等维修技术难题,并在不断研究与实验中,解决了空压机房温度过高、风机房供暖、污水站水位控制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
在工匠精神宣传的如火如荼的时期,有人曾问王红文:“你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还是专注和坚持?”他说:“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内心深处要真正树立起为实现自身价值去不断探索前行的决心,只有坚定这一信念,你才会真正爱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会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我认为这才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