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12月11日> > 总第201844期 > C2 > 新闻内容
强化攻关 科技创效亮点频闪
新闻作者:池洋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通讯员 池洋)同煤集团云冈矿多年来始终坚持围绕安全生产、效益提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以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带动发展,鼓励员工开展技术攻关,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挡手问题,取得丰硕成果。
以科技促安全。该矿12-2#层410盘区的极近距离煤层工作面,采用工字钢棚支护,在支护作业过程中条件受限,最大空顶距只能放置1.7米,无法安装机载超前,否则容易对工字钢棚造成二次损坏,且极易带来安全隐患。技术科的武文君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四爪”抱式超前支护,使用14#槽钢制作托槽,在托槽上打孔并在槽钢内相应部位焊接螺母,在槽钢底部打孔连接用4#扁钢焊接的吊环,以便插入前探梁,随后采用4条M18螺杆在工字钢梁横截面抱紧后,在吊环上插入前探梁,并使用刹顶木刹紧、背牢。他使用这一设计先后掘进了11-2#层81005、81003两个工作面,效果良好,为生产增添了安全保障。
以科技保设备。该矿供电系统尤其是6KV主扇线路所处地势高、岩石多,土壤干燥,电阻率高,每年全矿春检安全大检查都要重新埋设接地板,加盐、加木炭等,平时也必须定时维护、检查。一旦金属体被腐蚀,接地电阻就会反弹,如不及时发现更换,线路遭雷击时就可能出现被保护的设备设施浪涌过电压、过电流的危害。针对这一情况,供电队的崔美荣使用SXA型长效石墨防雷接地体,对全矿供电线路的防雷接地体进行了改造。这种地接体具有科学的设计材料和生产工艺,连接无需电气焊,无需防腐蚀措施,免更新、免维护且省工、省时、环保,又节省材料、能源、经费,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以上。改造完成后,该矿供电系统得到了充分保障,保障设备安全的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与资金,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
以科技降成本。该矿南煤北调集中煤仓原来的爬坡皮带,在原煤落煤过程中经常出现由皮带跑偏造成的皮带连接部位扳卡和扯皮带现象。为了避免因皮带跑偏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减少维修更换部件的费用,皮带二区的蔡治军在原来千米皮带使用的皮带卡基础上,将原皮带卡的长度由原来的40毫米增加到80毫米,同时改成了更加耐磨和柔韧性更加强的20CiMnSi合金钢材料,大大延长了皮带的连接间隙和强度,使皮带在出现扳卡之后,还能重新进行修补和连接,有效地保障了安全运行和生产。粗略估算,这一设计每年大约可以节省检修费用10万元左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科技保障民生。去年,该矿对年久失修的3#高层居民楼水网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将水网设施全部进行了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为了防止管道气塞,基本建设科地雷宇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了“H”形管道,并安装了抗冲击管箍以解决管道水锤冲击,彻底解决了云冈矿3#高层居民排水困难问题。这一设计参加了集团公司第五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介绍会,并获得了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为该矿做好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贡献了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