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薛瑞新 许进军)近年来,同煤集团同忻矿以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为抓手,下大力气全面抓好安全工作,实现监测监控、隐患治理、智能生产、质量规范、综合防尘五个“全覆盖”,努力打造“安全健康智慧型”示范矿井,开创了同忻矿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监测监控全覆盖,作业情况可视化。围绕打造智慧矿山目标,在“一通三防”方面,全矿在矿井各采掘区域安装了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对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数据实时收集分析,确保全矿通风系统性安全。在顶板管理方面,在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安装了顶板离层在线监测设备、围岩位移监测仪设备,提高了顶板管理的可靠性。在矿井设备管理方面,安装了设备温度监测系统、工况运行监测系统,实现对设备综合状态的动态检测及分析预警,有效提高对设备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置能力。在辅助运输方面,在矿井大巷及巷道交叉口安装了井下智能交通系统、车辆定位追踪系统、车载有害气体检测系统等,在高效快捷调运的同时,确保了入井车辆的运行安全。
隐患治理全覆盖,作业风险可控化。立足矿井安全实际,严格落实“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控”相关管理规定,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和等级确定,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应用“山西省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综合信息系统”,通过隐患数据上报、统计、分析、整改、销号等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安全隐患预警和动态监管。严格执行矿长(董事长)“六亲自”、总工和副总工“三亲自”制度,坚持“员工、班组、区队、系统、专业管理委员会”五级隐患排查机制,严格落实日、周、旬、月隐患排查机制,全面提升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强化对隐患排查治理、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的考核奖罚,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智能生产全覆盖,作业地点无人化。瞄准科技创新、提质升级,建成了国内首个智能综放工作面。集物联网整合、互联网传输、数字化集成、程序化操作、可视化保障于一体的智能生产系统,实现了机组割煤自动化、支架动作自动化、放煤操作自动化、供水供液自动化、作业环境可视化、通信控制数字化。与普通工作面相比,在地质条件和洗选率相同的情况下,可多生产精煤80万吨,生产班人数由原来每班18人减少到8人,生产能耗降低5%以上,资源回收率提高9%,探索出了一条依靠“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科技强安、减员增效的路子。今年“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关键技术”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千万吨级综放工作面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科学技术一等奖。
质量规范全覆盖,作业现场标准化。以打造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为契机,对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扎实推进了“学标、对标、达标、超标”活动开展,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全面提升。通过推行智能开采,使割煤、推溜、移架等生产工艺实现了自动化程序控制,工作面平直畅通、整齐划一,确保了工作面标准化的动态达标。推进编码管理、定置管理、标识管理,提升作业现场规范化管理的质量水平。各专业、各区队根据专业特点、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阶段性标准化实施项目,由分管领导主抓推进、安监部门跟踪督促落实,定期打造安全生产标准化精品亮点,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稳步推进矿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
综合防尘全覆盖,作业环境无尘化。以无尘化矿山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在综采工作面实施煤层预注水,从源头降低粉尘污染。在采掘工作面安装了净化水幕、转载洒水、防尘罩和隔爆设施,并将工作面架间喷雾融入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了根据生产程序自动喷雾;机掘工作面采用机组内外喷雾、巷道全断面喷雾、加装降尘风机、转载点全部安装喷雾装置、炮掘工作面安装放炮自动喷雾等防尘方式,实现降尘、捕尘、抑尘;在大巷安装了喷雾降尘装置和风水联动喷雾降尘装置,组织人员定期冲洗巷道,确保防尘达标;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了高品质的防尘口罩,确保个体防护达标。此外,每年定期组织井下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排查尘肺病,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