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午后,赵冠赟喜欢站在路边向远处眺望:湛蓝的天空,苍翠的远山,蜿蜒流淌的小河,以及郁郁葱葱的常青树摇曳着赏心悦目的绿……
这片古朴寂静、山清水秀的土地便是赵冠赟扶贫的地方。几个月前,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个八里外的小山村会与他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一个离他同样遥远的梦也会在他心底悄悄生根、发芽……
迷茫
赵冠赟是带着神圣的使命和豪迈的梦想来到忻州市岢岚县石家会村的。
为响应国家号召,晋煤集团通信分公司职工赵冠赟,主动报名参加扶贫。2018年5月8日,他满怀信心地奔赴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尽管赵冠赟做足了思想准备,现实还是让他措手不及:没有暖气、没有煤气、没有空调、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商店,甚至没有自来水,打上来的井水飘着烂菜叶,蒸笼似的小屋里陪伴他的只有蚊子、跳蚤和成片不知名的小虫子。
如果说恶劣的环境让在城市里长大的赵冠赟感到不适的话,贫困的现实则给了他重重一击。第一次去村里走访的一幕,让他心酸不已。七十多岁的张黑眼老人,住在矮小的窑洞里,三个儿子因为贫穷全部招赘在五百里外的运城市,老人到现在还得下地干活,他拉着赵冠赟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像张黑眼这样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贫困户,在小小的石家会村有63户,娶不上媳妇的光棍就有三十多个。年轻人走光了,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寂静的山村只剩下老人和残疾人。赵冠赟觉得自己像被一盆冷水泼了个“透心凉”,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满腔的热情与豪迈的梦想是那么苍白无力,他只能紧握着老人的双手,迷茫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
转变
六月的岢岚,没有刚入春时的料峭之寒,反而因为绵绵的细雨让人感受到盛夏时才有的浮躁,端午节如约而至。
赵冠赟站在走廊下,他想起去年的此时,他带着老婆孩子在电影院度过的,不知不觉间,赵冠赟的眼睛模糊了。这时,村支书走了过来,赵冠赟看着他额头的褶子和斑白的鬓角,不解地问:“你有很多机会出去,为什么一直守在这儿?”村支书笑着说:“这是我家呀……”赵冠赟心头一振,他想自己的家,可这片让他迷茫的地方也是别人的家,让家越来越好,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吗?
周末时,同去岢岚的同事会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谈工作、谈感受,互相鼓励、互相打气。53岁的栗晋强是他们组年龄最大的,主动请缨来到扶贫一线;吴雁鹏因为照顾不了家人,把父母、老婆和两个儿子一起接到村里……赵冠赟看着他们,仿佛是看着并肩作战的战友,浑身充满了力量。
让赵冠赟充满力量的还有他的“娘家人”——晋煤集团通信分公司。赵冠赟走后,公司成立帮扶小组,定期到家里了解情况。书记来了、经理也来了,他们带着全体干部职工的牵挂,给他带来散发着浓郁家乡气息的土特产,还带去一颗“定心丸”:在管理人员超编的严峻时刻,赵冠赟从技术岗转到管理岗。他真切地感受到:他不是一个人在孤军作战,在他的身后有如山的爱与亲情……
希望
石家会的远山,由于盛夏雨水的冲刷,愈加青翠欲滴,玉米地里一个个嫩黄的小生命正探出脑袋,张望着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也记录下赵冠赟挺拔的背影和坚定的脚步。
建档立卡是扶贫工作的基础,为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赵冠赟一次次地到村民家中核查。在走访中,群众对村民吕二换是否达到贫困的界限问题反映强烈,赵冠赟多次调查,经过重新审核,确定吕二换不符合标准,取消了他的贫困指标,让扶贫这个好政策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赵冠赟还是农民讲习所的讲师,为了讲好课,他仔细研读各类文件,但是效果却不理想,听课的村民寥寥无几。村民对政策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怎样才能让大家愿意听课呢?这时,帮扶单位捐助了第一个爱心小超市,赵冠赟一方面采用听课积分,积分兑换日用品的新形式激励大家;另一方面,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解读,面对面解答疑问。通过听课,军烈属孟润莲清楚了自己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患病的吕宝宝明白了医药费的报销政策……现在每周的讲习课,小小的村委会办公室都坐满了人。
2018年底是岢岚县确定的脱贫时间,随着倒计时的到来,赵冠赟更忙了,周例会从晚上7点开到11点半,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但是,他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因为表现突出,他被接收为入党发展对象。石家会的变化也让他分外开心,村里开展整村提升工程,新修了浴室、公共厕所,窑洞统一修葺,柏油路马上就要修好了。张黑眼老人申请到低保,村里63户贫困户已有57户脱贫!赵冠赟觉得,自己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话: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赵冠赟的梦,不也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中国梦”吗?
深秋了,赵冠赟依然喜欢站在路边,小河的水依然欢唱着,与夏季不同的是,玉米地的叶子由葱绿变的金黄,风儿亲吻着饱满的果实,摇曳出万千风情,在他面前,那些熟悉的山峰、田野,正和自己的梦想一样,越来越清晰、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