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10月23日> > 总第201837期 > C2 > 新闻内容
我省煤企下大力气恢复矿山生态
新闻作者:通讯员 范丽芳 任志青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通讯员 范丽芳 任志青)10月16日,在阳煤集团一矿配煤中心,一辆辆运煤车辆井然有序进入全封闭式气膜煤棚后,开始装车作业。当煤棚内粉尘达到一定浓度,喷淋系统启动,实现降尘,而两道互锁型密闭门则彻底阻断了煤尘向煤棚外飘散。
  这个占地3900余平方米的封闭式气膜煤棚,是阳泉地区首个全封闭式智能气膜结构煤棚,也是阳煤集团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举措之一。
  煤炭粉尘污染是山西省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在该省开展的2018年“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中,每个煤矿在通风、粉尘防治等方面的自查隐患和问题达21项。
  在山西对环境保护的高压态势下,以省属企业为代表的煤炭企业加大自查自纠力度。一组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阳煤集团内部累计环保罚款1822.2万元,对20余家单位的责任人进行考核问责,约谈处级干部14人,通报问责13人,谈话提醒4人。
  正如阳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所言:“干不好环保,不能找借口;干不好环保,企业就停产;干不好环保,干部就免职。”
  2016年以来,阳煤集团对环保投资也是逐年翻番:2016年投资3.44亿元,实现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2017年投入7.56亿元,进一步提高排放标准;2018年投入15.13亿元,用于环保治理。
  那么,15.13亿元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呢?阳煤集团节能环保部部长薛必芬介绍,上述资金包括对8座矸山进行生态恢复,建设15座全封闭储煤场,47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以及矿井水提标改造、工业废水分质利用、噪声治理、化工废气废水治理等,努力实现各类污染物排放处置全面达标。
  此外,阳煤集团发挥科技的力量,引进低浓度瓦斯蓄热、低温热管换热等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每年减少燃煤6000余吨;开发综合能耗在线监控平台及能源管理体系,实现能源消耗的实时动态监控、统计、分析;进行赤泥综合利用的研究,探索赤泥烧制陶瓷、矸山覆盖、井下采空区填充等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监测预警生态环境、废物再利用减量化等方面的研究,全面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力争提前一年完成‘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薛必芬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