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10月16日> > 总第201836期 > C2 > 新闻内容
闯出接轨市场的转型之路
新闻作者:通讯员 韩若楠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年来,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深刻变革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霍州煤电从突围煤市困境,到置身去产能大潮、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进军文化产业、引领新能源潮流,到发展零售服务业,在探索中改革、在创新中跨越,蹚出了一条条顺应时代、接轨市场的转型之路——
  作为集团公司混改的典范,山西凯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仅今年上半年产值已达2852万元,比去年全年翻了近两倍;截至9月12日,丰裕昇超市营业额实现1100余万元;综采机械化快速搬家公司自去年成立以来,累计创收逾3000万元,安置职工200余名;“鑫钜出行”新能源电动汽车月收入达130余万元……
  
打破观念壁垒
  转型,必须从观念上先破先立。
  “要进行一场观念革命,以市场为导向,焕发创业激情,冲出重围,实现新生,形成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干事创业氛围!”在霍州煤电2016年职代会上,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霍州煤电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一席铿锵的话语,从思想深处为干部职工擎起了改革转型的旗帜。
  从区域公司到矿井单位,从煤炭主业到非煤板块,百里矿区各单位纷纷展开宣讲和动员,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求新求变。一时间,“转型、改革、创业”成了大家口中的高频词汇。
  然而,面对“改革转型”这一牵动矿山人命运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单位集体还是职工个人,都有着诸多顾虑和疑问。比如对于面临资源枯竭的老矿而言,要转型,历史包袱、人员安置、稳定民心等一个个伴生的疑难杂症该如何解决;对于依赖煤的非煤产业而言,要转型,如何盘活现有资产,亦或是另辟蹊径?
  困难再多,挑战再大,但改革转型的决心坚决不能动摇。“这是大局,也是大势,更是出路。”霍州煤电领导班子着眼于国家和全省的高度,为大家讲政策、把方向;站在企业发展的时代方位,为职工谋未来、绘蓝图。
  
释放转型活力
  转型,究竟该如何转,转向哪里?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丰峪煤业便是这第一个。
  1958年建矿至今,这座因资源而生、资源而兴的老矿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繁华与辉煌后,也不可避免地退出历史舞台,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迫在眉睫之际,乘着“双创”的东风,依托自身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他们找到了重生的突破口——以动漫技术为核心,进军文化传媒产业。
  从挖煤到传媒,这一转身比想象中更艰辛。研发产品、外出学习、招兵买马、奔走市场、证照办理……其间迈出的每一步都踏着荆棘、涉着险滩,浸透着丰峪煤业集体的智慧与心血。
  2015年,在产品得到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认可、首次向全省各市县煤监局和各大煤炭企业推荐采购之后,同年10月该公司完成了“丰峪文化传媒中心”商标注册。
  2017年,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浪潮为他们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两级集团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同年5月,丰峪文化传媒中心更名为山西凯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顺利办结相关手续,由丰峪煤业、山西奥嘉雅标识制作有限公司和凯硕传媒31名员工分别按照70.9%、10%、19.1%的股比共同出资500万元组建,顺利完成了体制改革,走在了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排。
  在立足重工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凯硕传媒积极拓展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市场,业务涉及工艺流程、机械构造、医疗救护等八大领域,接轨全国市场,先后与32个省市及国家安全总局等上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使产品走出山西,走向了全国。2017年,该公司完成产值1018万元,实现利润106.3万元。今年仅上半年其产值已达2852万元,是去年全年的近两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