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智能硬件,实现高速采集显动态;智能化+远程操控,实现实时分析调状态;新技术+监控系统,实现掌控全局保安全。
井下变电所、架空人车、空压机房、局扇等岗位实现“无人值守”“集中控制”“远程控制”,这些高尖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建设智能矿井再上新台阶。
时间回溯到4年前。2014年,该矿自动化开采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首次在综采工作面S5-8、N3-7实践应用,实现了信息采集数字化、系统控制自动化、设备操作智能化,填补了该矿综采自动化的空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该矿结合矿井实际,从管理现代化、装备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入手,率先提出了建设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智慧型矿山,实现智慧型远程开采的美好愿景。
进度:“智能化开采”为企业提速输入“推进剂” 在常村煤矿+470m水平23采区2302工作面,通过采煤机记忆截割调节控制,采煤机、支架电液控制、运输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技术,实现设备的就地、集中、远程三级网络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运输系统负荷的大小,自动调控采煤机的生产能力;通过无线网络覆盖,实现移动设备采煤机在工作面环境下的可靠通讯,视频、语音、数据三网合一,解决整个作业面的通讯瓶颈,割煤过程视频自动跟踪监控;根据设备之间传感器的物联网技术,实现相关设备的姿态识别,故障提前预警,实现了采煤作业的自动化控制以及远程遥控,确保了综采工作面协调、安全、可靠的生产。
智能化开采不仅简化了操作工序,提高了系统自动化程度,还保护了设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并且将大批现场操作人员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撤离出来,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人身事故率,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减少了人员主观因素导致的反复开停车,使得整个采煤过程连续进行,实现了综采面的高产高效。同时,一个综采工作面一年可节约人工成本742.5万元,效率提升50%以上,回采率达到98%以上,回采工效达到98%以上。
4年多来,常村煤矿正在不断探索研究支架智能化跟机作业结合采煤机智能化记忆截割功能,实现全自动化,即无人工作面,预计2019年底基本实现。
速度:“无人值守”迈健步蹚出“新路子” 今年以来,常村煤矿迎来了几批前来参观的同行。在看到该矿井下变电所、配电室、配电硐室等29个工作场点,实现各供配电子站设施无人值守、远程巡检、线上实时监控、线下巡视检修的自动化目标时,啧啧赞叹。这是2017年以来,常村煤矿不断努力钻研的结果。
监控主站监测监控主系统、辅助监控子系统,是智能监控的核心。在常村煤矿,一个个高科技、“洋设备”代表了“常村智能化”的新高峰。
该监测监控主系统融合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熟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通信技术,使得系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同时,辅助监控子系统具有实现变电站视频监控等多个辅助系统的信息集成,通过统一平台实现站级的综合监控、图像分析、综合报警,并基于辅助控制系统平台,实现多个子系统间的联动。
因此,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实现可以使变电站能在整体程序的控制与作用下,对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管理,通过综合技术的整体运用,作出有利的合理的运行决策,有效节约了能源,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实现各类型设备的能耗分析,查找出耗能设备等,制定合理应对方法,节约电能。同时,人员投入减少了三分之二,每年节约人力运营成本400多万元。
力度:“智能化改造”让“明天会更好” 建设智能矿井,离不开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常村煤矿把建设智能矿井提高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对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下大力度。
该矿把打造潞安集团智慧型矿山、智能矿井定为“六个一”,即打造潞安集团第一个松软煤层放顶煤智能开采技术;打造潞安集团第一支高精尖技术研究生采煤团队;打造潞安集团第一个矿山生产信息模块化调度平台;打造潞安集团第一个智慧型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矿井;打造潞安集团第一个智慧型矿山建设示范基地;打造潞安集团第一个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由此,智能化设备改造成为常村发展的主旋律。
——升级改造胶带运输机。通过“智慧矿山操作系统平台”对胶带子系统的数据做统一存储和应用,建设胶带智能远程开采APP,通过APP可以对工作面胶带系统中的不同设备进行设备数据以及控制调试的联动管理,以达到智能化远程控制胶带的目标。
——升级改造转载机、前部、后部运输机。通过“智慧矿山操作系统平台”对刮板运输机子系统的数据做统一存储和应用,通过APP可以对工作面运输系统中的不同设备进行设备数据以及控制调试的联动管理,达到智能化远程控制刮板运输机。
未来,常村煤矿负责智能矿井建设的负责人这样畅想,到那时,“智能矿井”建设也会升级到更高层次,比如,捡矸机器人、根据瓦斯浓度自动调节采煤机运行速度、采用智能化远程操作错刀工艺等科技创新应用在井上下,美好的“智能常村梦”将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