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惠安煤业,曾经是那样一个烂摊子——管理不善,人心散乱,工资无法按时发放,号称忻州地区同行业倒数第一,甚至成了领导们公认的最不放心企业。但是仅仅经过两年时间,一个脱胎换骨的崭新惠安已经矗立在人们面前,以神达集团“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惠安召开为标识,各项工程质量认证、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顺利完成,活力迸发、团结奋进,那个光景惨淡的企业成为历史,新作风新面貌在同行业中不时引来钦佩的目光。这样的一个企业如何在逆境中崛起?两年的时间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记者专程赶赴忻州河曲刘家塔镇,对惠安煤业矿长张洪波进行了专访。
下午三时到达惠安煤业,在调度室找到了矿长张洪波,一米八的魁梧身材,一双大手热情有力,既有山东人的爽朗大气又不失儒雅,采访从走回办公室的路上开始。
此时,办公楼前的空地上,有无人机正在起飞,出于职业的好奇记者想知道他们到底在拍什么?张洪波介绍说:“这是我们矿利用新科技设备无人机在对采空区塌陷区进行巡回飞行监管,这是一种无损伤监管,低成本高效率,因而受到兄弟单位的称赞,被忻州市煤炭局认可并计划推广至全市所有煤矿,目前,我们神达集团已经率先推广并下发无人机推广及管理方案。”
无人机轰鸣着腾空而去,我们也回到张洪波的办公室,采访正式开始。
记者:走进惠安,看到眼前的企业整齐有序,管理井井有条,我们都知道惠安原来是个老大难。2016年,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要改造惠安,必须找到能挑起这副重担的人,当时你才30岁出头,为什么会是你?
张洪波:当时我在山西桃园腾阳集团鑫隆煤矿,是安全矿长兼总工程师。从2007年山东科技大学毕业,我一直扎根在一线,从技术员干起,到2011年3月担任枣矿新安矿的生产副总,再到内蒙亿利资源集团东博煤矿担任副矿长、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期间还在贵州路鑫喜义工矿集团双突矿井担任过一年的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应该说,领导看重的可能是我一直坚守在一线,有实战经验吧。
记者:临危受命,你接手的惠安是个什么样子?
张洪波:当时是2016年,煤炭行业极度低迷,惠安更是雪上加霜,可以说企业经营已经到了濒临倒闭的境地,工资拖欠、人心涣散,我来了看见工人走路都是低着头、锁着眉,一点精气神都没有。这其实还不怕,更让人忧心的是,惠安的煤质太差,当时的煤价才能卖四十元左右,简直是船破偏遇顶头风,那种苦日子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记者:新官上任,再难也得下决心干一场,第一把火怎么烧?
张洪波:党建是总抓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组织与领导,我认为有了这个重要思想,再大的困难、再多的问题都能得以解决。矿上首先组织管理层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思想,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逐级向下宣传深入到班组,必须让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此来带动每一位职工全身心投入到了安全生产当中。同时,为使企业逐步走出困境,我们全面开展争优创先活动,以此激发全矿职工比学赶帮的热情,真正挖掘出惠安煤业内在发展的动力与灵魂。
记者:首先从思想上强化自己的队伍,慢慢形成合力,人心齐,泰山移。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市场那么低迷,这个局怎么破?
张洪波:那段时间确实有好多个无眠之夜,班子成员们也睡不着,办公室里的灯经常是深夜三四点还亮着,大家一起想办法。也许是苦心人天不负吧,我们首先从原煤提质入手,积极办理了矿井增加开采13号煤层与11号煤层配采项目各项手续,以最快的实施进度通过了前期联合试运转,质量认证、安全设施及条件的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要知道,这项工程使我们惠安的产煤发生结构性改变,煤质也由原来的高灰高硫低热值煤种经配采发生质的变化,原煤出坑就能达到地方坑口电站的供货要求,这算是为这个濒危企业完成“输氧”的重要一步。
记者:那第二步?
张洪波:第二步仍然是挖潜,我们全力改造了地面皮带输送能力,替代原有汽车运输,使原煤从输煤隧道直送配套桃园华川选煤厂,这样从配采到精洗选,一下子改变了惠安煤业整体产业结构。
记者:节能提效使企业开始走上正常轨道,那安全生产就至关重要了。
张洪波:对!安全大于天,这是煤矿的生命线。我当时发现惠安煤业存在一些安全操作隐患:对上级部门检查出的隐患不从主观因素上找原因,甚至对上级的检查和监督有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状态。我在全体大会上明确提出“转变理念、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力保惠安持续发展”的管理思路,就是要和这种不良习气掰掰腕子较量较量!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懈,你就是和整个惠安过不去,那你就是和你所在的岗位过不去。对不起,请你让贤。没有这样大刀阔斧的动作,安全管理就不能真正落实到位。
在此基础上,我们修改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7项,新增了《班组建设管理办法》《“三违”管理处罚办法》《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安全工资三挂钩制度》和《质量标准化考核处罚办法》。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岗位责任制、各类应急救援预案等管理制度。我们创建了领导下井现场办公会议制度,目的就是促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和文明生产,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同时,我们建立《灾害天气应急救援预案》,购置备齐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健全应急值班与值守制度。这些举措实现了由制度写在纸上到落实在行动上、由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转变。
记者:每一步走过来其实都不容易,你提出了一个“三年三步走”的战略,具体内容是什么?
张洪波:刚来惠安的第一阶段,我的工作规划是九个字:“保安全、维稳定、脱帽子”,让惠安煤业走上正轨发展的道路。2017年第二阶段我又提出九个字:“保安全、搞建设、促发展”,开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新征程。2018年,在继续保持安全事故零伤亡的前提下,我仍然提出了九个字:“保安全、谋跨越、创品牌”,惠安要实现质的突破。从这三年的“三步走”你也可以看出来,每一步我们都是把“保安全”放在了首当其冲的位置上。正是因为有夯实的安全基础,神达集团“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进行,我们把这视为上级领导的鼓励和发展的动力,由此揭开惠安煤业安全生产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现在说起来似乎云淡风轻,为了勒紧腰带度过当初的苦日子,你们还有哪些举措?
张洪波:开源是一方面,苦日子得精打算,在没有挣到钱的时候,节流就更有必要。为了节资降耗,我们工作人员遍访厂家,磨破嘴皮,以最优惠的价格采购13号综放工作面支架,仅此一项就节约2000余万元。我们还把原定水仓清理外包工程项目改由我们自己组织清理完成,撸起袖子大家干,既节省了资金,也凝聚了力量。
还有,让修旧利废成为风尚。机电部门将废旧电缆重新整理热补修复3000余米用于11号煤层开拓延伸输电使用,节约资金几十万元;利用地面栈桥运能改造淘汰下来的废旧皮带、配件、设备,通过整合利用维修,重新组装了一部皮带机用于11号煤层顺槽使用,节省了一部皮带机的采购费用;对四五十台旧水泵经重新筛选整合修理和维护,全部变废为宝,减少了采购计划,又节省了不少资金。
记者:把大家都发动起来各显神通,企业还是有不少人才。
张洪波:确实是,人才就是效益。应该说,我们惠安煤业的团队建设,尤其是梯队人才培养是一个亮点。我的一个理念就是任人唯贤,当初我们顶着极大的压力,硬性淘汰了一部分自以为是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不惜重金聘用人才,让富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充实到管理团队和技术队伍里。就拿一级科室来说,年轻化和知识化已成为惠安煤业的新特色,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就连同整个管理团队,平均年龄都不到33岁。齐刷刷地坐在那儿,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看着就有一股积极向上的锐气,能打硬仗,爱动脑筋不服输,这是特别让人欣慰的地方。
记者:正是经历了这些不为人知的艰难困苦,惠安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喜人变化。机会总是会照顾那些忘我努力的人,煤炭市场的回暖,可以说又给惠安送来了东风,今后你还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张洪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过去,我们只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我们很清醒地认识到,离领导的要求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企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要成为现代化矿井、成为行业的标杆,只有凝心聚力,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奋勇前行。
记者:“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这是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时说过的话,把这句话送给惠安,送给张洪波。
张洪波:谢谢!“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的重托,不懈努力,精心创造,携手铸就“勇毅笃行”的惠安奋斗精神,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