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花香满太行。
作为我省的骨干国有企业,山西兰花集团在做强做优传统煤炭行业的基础上,延伸煤、跳出煤、超越煤,在新材料、新能源、健康医药和现代化服务业等方面先行先试,着力打造煤企转型的“山西样本”。
旗下的兰花药业,就是这一重大举措“破题”的力作。
在“试水”期站稳脚跟 1998年,伴随着集团“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战略构架的布局实施,注册资本1740万元、占地45亩的兰花药业开始在西药生产领域“试水”。
建厂初期,面对医药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落后、销售业绩持续低迷的状况,企业“快刀斩乱麻”进行资产重组,在加强专业人员培养的基础上强化产品生产现场管理,用精准定位、高品质切入、独家代理、现款现货等手段,牵住市场“牛鼻子”。
同时,导入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兰花药业在发展状况有所好转的情况下提高职工待遇,使得职工工资比过去翻了几番。
通过这些办法,兰花药业在资金受限、没有太多资源支撑的条件下,硬是“内挖潜力、外抓市场”,短短几年里,实现了销售额从几万元、十几万元到千万元的突破,企业在“阵痛”过后步入到正常的运营轨道。
在“大转型”中破茧而出 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兰花药业新厂搬迁项目于2012年开始建设。
在新厂筹备、建设期间,设计方案严格按照国内领先水平执行;设备装置全自动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产工艺优化提升,严格按照国家新版GMP要求进行生产和检验。
与此同时,兰花药业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软实力,通过与对口的专业院校对接,进行长期人才引进;通过与国内领先的科研机构合作,做到借势发力;通过派职工参加医药相关知识培训和到优秀企业学习,内强素质。2014年新厂投运后,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兰花药业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年末就实现了新厂搬迁、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和新厂当年一次性通过新版GMP认证的阶段性目标,当年结束了企业连年亏损的历史,实现了搬迁之时就是企业盈利开始的奋斗目标。
2014年末,是兰花药业创业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和“分水岭”,标志着企业从此跨上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2015年,兰花药业制定出“打造慢性病缓控释制剂平台,挺进全国医药制造百强”的战略目标,有效运转老厂房原有两个车间的四条药品制剂生产线,开展解酒护肝、关节炎、减肥等三个品类的研发生产,把发展触角指向健康保健品方向。
在晋城市政府和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兰花药业又在陵川县平城镇境内落地了兰花太行中药项目,“慢性病缓控释制剂”的专业生产线——西药厂房开始有序运营,新品研发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类的硫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层缓释片,用于治疗糖尿病类的维格列汀二甲双胍片,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类的右兰索拉唑胶囊、奥美钠镁片等六个3.1类以上独家新药品种开始研发和储备。其中,奥美钠镁片为全国独家,研发和生产逐渐从感冒、咳嗽、消炎类品种向慢性病缓控释品种过渡,形成“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新品研发战略,为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品类发展基础和利润增长来源,用新品种、高品质迅速进入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产品深得患者褒奖。
当年末,兰花药业已快速形成了西药、中药、保健品“三位一体”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势头,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将一家以化药生产为主的企业升级为化药、中药、保健品、连锁大药房四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公司,为“破五过亿”经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试水”被困,到站稳脚跟,再到局面打开,兰花药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筚路蓝缕后,终于在“大转型”的战略机遇期破茧而出,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新三板”上做大文章 十三五开局之年,兰花药业就积极筹备新三板上市工作,在晋城、高平两级市委市政府和集团公司的鼎力支持下,通过股权置换、财务重塑、引进民营资本,把一个历经了四次股东变更、经历了三次注册资本变化、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变为一个干净、公开、透明、规范的上市公司。
2017年3月30日上午,兰花药业在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市挂牌。这是兰花集团继兰花科创、兰花纳米上市后的又一家成功上市企业。一家集研发、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以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中药深加工、保健品、连锁大药房为基本结构的规范化、集约化大健康公司的脱颖而出,标志着兰花集团以兰花药业为核心的健康医药“大板块”开始走向成熟,有了在健康体检、健康疗养、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领域谋篇布局的依托和实力。
“新三板挂牌进入资本市场,规范了企业的治理结构,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挂牌新三板后,企业将利用资本市场资源通过整合并购,迅速将企业做大做强,力争用2~3年的时间转至创业板”。采访中,兰花药业董事会秘书道出了兰药挂牌新三板后的发展大格局。
有大格局才会有大发展。记者手捧着一份《兰花集团健康医药产业项目计划书》,读到的却是插上了“腾飞翅膀”的兰药人已经、正在和将要描绘的企业发展蓝图。
着力在“四位一体”基本构架上求发展。西药生产厂区占地100亩,其中一期化学品生产区投资2亿元,生产批文28个,建有高标准的三个生产车间,囊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三个剂型九条生产线,以及科学配套的动力车间、仓储中心等生产辅助设施,拥有国内一流的先进生产设备和领先的检测技术。2018年,开始上马建设国内一流的原料药生产车间,直接控制上游成本和质量。太行中药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占地100亩,通过整合晋城地区尤其是陵川县黄芩、党参、连翘等地道中药材种植资源,建立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基地,打造华北地区专业化的中药材及中药深加工龙头企业。保健品厂建在老厂,达到生产能力后,年产片剂类保健品5000万片,胶囊剂类保健品5000万粒,准备开展解酒护肝、关节炎、减肥、母婴、特医食品等品类的健康保健品研发生产。兰花大药房将通过对晋城市医药药材公司优质资源和优质资产的整合,将56家杏则医药连锁店改换名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张到200家,让兰花大药房的品牌真正成为区域连锁的龙头并向省内外扩张。
着力在医药产业自建项目上求突破。为了借助国家推动医药健康产品和扶持中药发展的大环境及利好政策,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兰花药业重新对目前的医药发展战略进行了精准定位:创新新药研发,锁定降血脂的瑞舒伐他汀钙片和抗消化性溃疡的奥美钠镁片“第一梯队”两种药物,以及抗高血压的阿齐沙坦原料和制剂、抗消化性溃疡的右兰索拉唑原料及制剂“第二梯队”两种药物,对这四种新药与合作单位按照进度加紧推进研发,争取早日上市,抢占市场。发展中药配方颗粒项目,陵川县年产3000吨的连翘、年产500吨的五花芯党参、年产5000吨的黄芩、年产300吨的柴胡、年产8000吨的火麻仁,再加上阳城县全省唯一的山茱萸生产基地,为企业延伸中药产业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
着力在资本运作整合项目上谋新篇。作为晋城地区唯一一家国资控股上市医药企业,对晋城地区的医药产业整合可以作为晋城市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的试验点。目前,正积极推进对晋城医药药材公司的大健康产业整合计划。
做百年兰药,为健康中国。按照兰花药业的发展愿景,十三五期间企业将致力打造化药、中药、保健品、兰花大药房“四位一体”的医药大健康产业平台,力争十三五末实现新三板转创业板上市,挺进全国医药制造百强,成为兰花集团旗下在医药健康领域转型发展的品牌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