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磅礴的七峰山下,蓝天碧水的口泉河畔,铭刻历史的文化基地,这里,就是有着60年砥砺风雨历程的同煤集团白洞煤业公司;这里,有一群把文化融入安全、把教训刻入心间、把安全作为誓言的白洞人;这里,正朝着美丽白洞、和谐白洞、幸福白洞、平安白洞大步迈进。
光荣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成的。白洞煤矿用行动创造了破而后立的重生,也曾荣获高产高效矿井、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山西省优秀企业和省属企业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这是白洞煤业全体职工艰难探索与几代人呕心沥血的结果,也是白洞人倡导安全文化的结果。同煤集团白洞煤业公司不断创新安全管理,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以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引领各项安全工作,打造出一套以“安全高效、精细管理、安全为零”为内涵的安全文化体系,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全文化引领 筑牢思想防线 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有效在于文化。
白洞煤业始终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来抓,进一步培育安全文化,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近年来,我们按照省煤监局的要求,对建矿多年来安全文化建设的机制、体系、做法进行了整合,提炼形成了以推进3项安全建设、突出6项安全工程、构建5项安全体系、引深1项安全改进机制、强化1项安全考核办法,确保全年安全达‘零’目标的‘365110’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白洞煤业公司董事长杨存智说,“它是我公司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矿井安全管理的具体形式。可以说,‘365110’安全文化建设机制是白洞煤业多年安全生产的结晶,是具有白洞煤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白洞煤业能够实现连续多年安全为零的目标,其根本原因就是积极探索、构建了与矿井实际相适应、具有指导意义的安全理念,形成了以制度严谨、现场管控、执行落实的安全文化,打造的制度严谨有效,现场人人管控,坚决执行落实的安全文化氛围,并在继承同煤集团传统安全文化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建矿以来的安全文化建设底蕴,编印了《企业安全文化手册》。
文化建设,核心是“文”,关键在“化”。为此,他们围绕“建设碧绿优美矿山,改造矿区生态环境”的安全发展愿景,引领安全管理发展方向,明确了矿井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为零、安全质量标准化达省一级标准的工作目标,形成了从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到区队长、党支部书记安全寄语及区队班组安全目标、安全思路、班前安全宣誓等为内容的精细化安全管理基础体系,注重使精细化安全管理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实现精细化安全管理的全员认同。通过每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文化长廊建设、安全牌板展览、员工升国旗仪式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方式,以及深入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安全岗”“青年安全示范岗”“好矿嫂说安全”“安全警示教育”“井口送温暖、送清凉”、安全演讲,为井下员工创建井口“爱心驿站”“有事您说话”服务平台等活动,积极营造出亲情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白洞煤业在安全制度的建设上,进一步细化责任,先后出台了包括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安全费用管理办法在内的《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特别是在2017年结合实际制定落实19个安全性文件,完善实施34个管理规定,使安全制度更加严密有效。进一步明确了公司领导包盘区、科级干部包工作面的安全包保体系,实现了安全监管全覆盖,使安全责任更加明确,为安全工作可控执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优化矿区环境展示安全管理新面貌。白洞煤业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和《安全管理示范矿井达标建设》的文件要求,按照安全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了主井底更换安装定重装载装置、完善井下应急广播通讯系统等10多项机电检修、设备更新任务;对地面4个变电站、井下4个变电峒室及各区队在用的高、低压开关及配电盘进行了整定,完成了南部C5#层中央变电所扩容,保证了综采、机掘的正常生产作业;对C5#层东部盘区辅助运输设备电液排绳器实施了技术改造,经过使用效果良好,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他们还对公司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能改造建设,达到“净水清源 健康你我”的目标,建成美观实用的封闭式精煤储煤仓和玉龙停车场,努力创建了“美丽和谐新白洞”的矿山形象。
创新管理模式 提升保障能力 思路既定,当深切谋划;目标既出,当全力以赴。
“任何一种文化理念,只有干部职工真正理解认可并积极践行了,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白洞煤业党政一班人围绕如何让“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文化引领,全面实践”安全文化理念“外显于形、内化于心”,聚力“解题”。
白洞人一致认为,要让安全文化实实在在发挥其作用,就要在责任意识、操作技能、管理水平上下功夫。白洞煤业总经理丁满柱说:“我们把‘全面提升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切入点,大力推进‘三个全面提升’建设。”
岗位无隐患、操作零失误、管理无缺陷,这是白洞煤业提升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的努力方向。他们严格按规定对员工实施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实行全员持证上岗,并将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作为安全行为管控的重点,创新开展“安全到岗”金牌创建活动,对在“安全到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金牌区队”“金牌班组”“金牌员工”予以表彰奖励。今年评选出金牌区队3个,金牌班组10个,金牌员工10人。除此之外,他们以“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工作法为着力点,进行岗位危险源辨识,明确岗位操作要领,先后选树了综采队机电检修班、运输队1165大巷管理岗等20多个井品岗位。通过班组员工素质的提升和员工操作达标同步推进,筑牢了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在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方面,白洞煤业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总体原则,严守安全管理红线,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狠抓顶板、机电及辅助运输安全管理“两个关键”,实施治瓦斯、摸清水、防灭火“三项攻坚”,有效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安全文化与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白洞煤业按照“区域划分,就近管理,责任明确,考核到位”的工作原则,层层分解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司其职的“区域就近管理”体系,把安全管理职责延伸到了矿井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
不断加强安全文化阵地建设,在巩固区队安全角、黑板报、宣传栏等安全文化阵地建设的同时,又建成井口安全文化大厅、井下安全文化长廊,‘三违’人员帮教中心,女工家属联保服务站等安全文化阵地。
建立完善安全信息沟通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安全事务,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近年来,该矿对C5#层盘区东部轨道巷、930材料斜井、1165大巷、架空人车斜井等进行了标准化整治。对矿井所有管线进行了重新吊挂加固。建成了C5#层轨道巷、变电所、8110综采工作面等一批精品工程。
鼓励员工进行技术革新,员工自行设计了单体柱存放架、液压支架限位装置,皮带头全封闭装置、机组电缆拖拽装置等。改造使用了“三爪”阻车器、小绞车授权装置、排绳器,隐蔽式齿轮转撤器及矿车防脱插销等,提升了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2015年该矿被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命名为“一级标准化煤矿井”,并获得集团公司“精细化对标管理示范矿井”荣誉称号。
优化生产系统 实现精细管理 “安全生产是煤矿发展的永恒主题,精细化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炭生产系统是一个人、机、环境的综合管理系统,精细化安全管理必须实现对这一系统及其要素的控制,确保整个系统中各要素协调统一而实现安全生产。”白洞煤业公司董事长杨存智说。
为确保精细化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白洞煤业把目光首先瞄准了优化安全生产系统上,确保安全生产系统稳定可靠。自2018年以来,他们先后完成了301盘区东部收缩工程、3号层北部8112工作面的回采工作。目前,矿井生产作业战场主要集中在301盘区南部,301盘区南部8106准备工作面两顺槽工程已经完成,切眼掘进工程正在施工,安全生产环境逐步优化。
同时,他们确立了“打造一条主线,抓住两个重点,夯实三个基础”的标准化建设思路,着力打造出一批精品工程。尤其在掘进巷道支护管理方面,把锚杆锚索支护工序精细划分成12道,其中直观工序5道:外露长度、间排距、拉拔力、预紧力、铺联网;隐蔽工序7道:包括钢绞线长度、压箍距离、钻头使用、钻杆使用、钻眼深度、树脂药使用、搅拌时间,特别是对7道隐蔽工序的严格把关,明显提高了顶板支护施工质量;在巷道成型管理上总结出:中间进刀逆时掏、瞅准标杆薄刀削,每刀不超5公分,底边切齐控制好的巷道成型四步法。通过不断强化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建成了8107、5106采掘工作面和C5#层南部盘区小斜井等一批精品工程,并以点带面,带动了整个矿井精细化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项工程的顺利完成,考核不可避免也不可或缺。白洞煤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奖罚考核,确保精细化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序实现,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文化的执行力。为进一步提升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杜绝重大事故,有效控制零敲碎打事故,白洞煤业全方位加大了安全生产考核奖罚力度,坚持每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检查评比,围绕安全目标、安全生产标准化、区域就近管理、安全到岗、事故追查、‘三违’查处等内容,对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奖罚,有效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重点推进白洞煤业公司安全考核与奖罚办法,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检查出的问题以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到责任单位,安监小分队跟踪落实,对未按“三定”“五落实”要求完成整改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公司《隐患定价考核办法》等进行严格处理。重点推进信息卡考核制度,各职能部门管理干部、区队及项目部跟班上岗干部下井必须填写信息卡,未填写信息卡的与个人安全风险抵押挂钩考核;信息卡发现重大隐患的,通过公司领导评定给予相应奖励。认真开展专项治理日和专项会战活动,把专项整治作为解决专业系统难题的手段,重视专业安全隐患治理水平提高,从而推进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总体提高。深入开展专业委员会自查自纠活动,建立各部门、区队自我检查、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动态循环安全管理模式,推进安全绩效持续改进和安全隐患治理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严格执行重大安全隐患“项目、措施、资金、时间、责任人”五落实制度,执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治理销号和公示公告制度。
自从实施安全文化建设机制以来,白洞煤业公司安全生产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职工的操作行为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班组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环境逐渐优化;安全文化体制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的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门高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