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文龙)潞安集团常村煤矿为进一步深挖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隐患和问题,近日,该矿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安全工作机制,组织各单位开展“找短板、晾短板、提质效”活动,通过“晾晒”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短板,力求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前不久,在安全生产中发生了一起违章事故。从该事故反映出,安全生产短板这项工作,要持续深入地查找,要从系统和现场人员行为控制等方面深入查找。”安监处负责人聂晓飞说道。 晾管理者的“短板”。根据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职责、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发展等有关要求,重点从责任意识、纪律观念、敬业精神不强;工作能力和岗位规范不匹配、不能圆满完成本岗位工作;工作水平不高、不能协调、指挥相关单位完成工作;安全管理不到位,学习能力不够等方面晾其“短板”。 晾班组“短板”。根据班组专业规范、岗位要求、管理职责和现场管控等,重点从班组安全生产目标、各级人员到岗到位、班前会及班后会未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开展安全风险分析、制定超前预控措施等相关工作;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措施要求、定置化管理等方面晾班组“短板”。 晾分管系统、科队的“短板”。重点从各采区、主副井提升以及动筛、洗煤厂等煤流一条线、下半年的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年度安全重点工作、修订完善相关资料台账、执行安全教育培训的相关规定等方面晾分管系统、科队的“短板”。 晾现场人员的“短板”。根据现场工作人员劳动保护、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等,重点从安全知识掌握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不足、未遵守操作规程等方面晾现场人员的“短板”。重点针对人员不规范、不安全行为、设备不安全状态及检修不到位等,曝光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短板,规范安全基础管理。 为确保该活动取得实效,该矿严格落实潞安集团“369”大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本单位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将“找短板、晾短板、提质效”的工作前沿放在队组、班组和个人,强化井下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同时,注重过程控制,加强各环节监督,按照“自查、互查、督查”相结合工作方法,形成闭合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再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