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集团晋神磁窑沟煤业“赵永光技能大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完成了40多项具有显著成效的科技创新项目,领军人物赵永光,工友们亲切称他“赵大拿”。 第一次见到赵永光与所谓“大师”的形象、做派格格不入:略显宽大的夹克衫,稍微发白的牛仔裤,尘土掩盖不住的旧皮鞋,长短不齐的头发自左向右自然梳理,脸上总带着憨厚的笑容,感觉有些木讷。这位老实淳朴的矿工是晋神磁窑沟煤业一名普通的矿井维修电工技师,他连续多年获得磁窑沟煤矿、晋神煤业、晋能集团“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标兵”等多项荣誉。2013年9月,他参加了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荣获“电机车修配工组优秀参赛选手”荣誉称号。 “大师工作室”应运而生 2015年5月,在集团的支持和指导下,晋神磁窑沟煤业“赵永光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成员7~8人,均来自井下一线关键岗位和工种。工作室承担矿内机电设备、开关检修和技术改造,以及对新员工进行“传帮带”。工作室建立了“师带徒”机制,稳步培养适应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通过“大师工作室”的建立,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工作室成立以来,结合矿井机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技术攻关和革新。35KV变电站电容柜、电容器与母排连接线,由铜排连接改为软连接,后又对电容柜自动投、切进行了改造,这样在实践操作中既便捷又安全。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技改,工作室的大师们做到了“手到病除”。 “赵大拿”是干出来的 “我虽然是一名普通的电工,但我非常热爱、珍惜自己的工作。因为我文化水平低,闲暇时间我经常学习电工方面的资料书籍,也诚恳地向老师傅们请教、学习。我愿意为煤矿发展奉献自己的所学和辛苦!”1994年,15岁的赵永光就在村办火山煤矿参加了工作,2003年,煤炭市场低迷,企业经营不善,所有工人全部失业。后来,火山煤矿与周边其他矿整合成现在的沙坪煤矿,直到2009年,赵永光重新通过考试成为磁窑沟煤业机运队的一名工人。曾经失业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所以他始终坚持脏活、苦活、累活抢着干,月月出满勤。也许是常年在井下工作的缘故,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很多。矿井空压机自制水冷却系统改造实施出自“赵大拿”之手。原有空压机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油温过高、设备停机”故障,不仅造成螺杆和轴承的磨损,而且会停机、停产影响生产进度。 经过思考论证,他决定在输油管路上加入水冷却系统,利用风冷水冷将空压机温度降低,有效保障了机器的高效运转。每一次搬家倒面,他总是提前作好预案,安排班组人员稳妥布置供电线路、科学安装机器设备。对不能使用的小部件、螺栓等只要有利用价值也将其拆下,妥善保管以备再次使用。在磁窑沟,领导和职工有一个共识:“赵大拿”在哪里,哪里就放心,心里就踏实。 让更多的职工成为“大拿” 赵永光经常鼓励大家,要有从事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我们的工作岗位看似不起眼,但它涉及到许多人的生命安全,也影响到工程进度,责任特别重大,不能有半点差错!作为技能大师的带头人,赵永光把工作室当成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多年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知识和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鼓励年轻人参与到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中。他说,我习惯了也喜欢这样的工作状态,喜欢把事情弄清楚,技术方面的新东西实在太多,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他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付出、经历和收获影响到每一位技术人员,让大家体会到辛勤付出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当前,磁窑沟煤业大力推广“赵永光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在其他区队广泛开展“五小”创新、技能提升工程、主提升皮带防压死系统改造、空压机房引流装置改造、主斜井机尾防砸缓冲装置改造、选矸楼破碎系统改造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技改的作用、榜样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