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7月10日> > 总第201825期 > C3 > 新闻内容
“矿长话安全”长治论坛开坛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奕宁 牛建国)“非法违法生产,不是‘挪位子’‘丢票子’,就是‘摘帽子’‘戴铐子’”。7月9日,在山煤集团霍尔辛赫煤矿,“矿长话安全”长治论坛正在进行,近300名与会人员正襟危坐,就如何依法办矿、依法管矿,进一步推动煤矿强化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提升能力。会后有矿长表示,此次论坛很有必要,为大家好好上了一课。
  为充分落实煤矿矿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山西煤监局指导并组织全省范围内的十场“矿长话安全”论坛。此次论坛由长治煤监分局和长治市煤炭工业局共同主办。长治市副市长张和平、山西省煤监局副巡视员谢万星及政法处处长黄文升等领导莅临指导。长治市各产煤县分管副县长、煤炭局局长及煤矿主体企业负责人、各煤矿矿长参加了活动。
  论坛由长治煤监分局党总支书记闫文平主持,在长治市煤炭工业局副局长李泽林作主旨发言之后,特别邀请河南永煤集团新桥煤矿矿长杨风才和河北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梧桐庄矿矿长赵章登台发言,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在安全生产中的一系列先进经验。
  接下来,来自长治辖区沁新、石泉和霍尔辛赫等矿的9名矿长结合本矿实际,围绕矿长安全责任、重大灾害治理、精细化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创建、“三基”建设、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双预控机制构建、事故反思等内容,作了精彩发言。
  长治煤监分局局长李忠有对9位矿长的发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并就长治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总结,强调必须把握规律,认清形势,筑牢防线,“咬定安全不放松”,全力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张和平在讲话中提出,这次论坛是审时度势、强化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次“再部署”,也是汇聚各大煤炭企业智慧,集思广益推动煤矿安全发展的一次“大研讨”。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各煤矿企业要以此次“矿长话安全”论坛为契机,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政企一心、同心合力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推动煤炭产业安全平稳发展,为把长治市打造成为山西重要增长极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企一心同心合力推动煤炭产业安全平稳发展(摘要)
长治市副市长张和平
    “矿长话安全”论坛活动既是省煤监局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审时度势强化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次“再部署”;也是汇聚各大煤炭企业智慧,集思广益推动煤矿安全发展的一次“大研讨”。这次活动为各煤矿企业的矿长搭建了一个互学互鉴、沟通交流、提升能力的平台,对于煤矿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煤矿安全发展,我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煤矿生产,安全为基。
  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安全是根基,离开了安全,一切都等于零。这两年我们发生的煤矿事故,不仅停产停工,更要追究责任,耽误了企业发展,也耽误了个人前途。所以,大家千万不敢有一丝一毫麻痹大意的思想,一定要算清楚“经济账”“政治账”“家庭账”这三本账,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守“红线”和“底线”,切实将生命红线观和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在夯实安全根基的基础上推动发展。
  第二,安全管理,矿长为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矿长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是煤矿安全管理团队的“火车头”,决定着安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安全管理的权威性。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前提是领导重视,其中关键的是矿长的认识、态度和工作作风。只有煤矿负责人带头,才能形成“头雁效应”,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
  第三,安全责任,落实为本。
  安全生产,落实最关键。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得到位不到位。各煤炭管理部门、煤炭企业,一定要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纵深化、精细化方面下真功、下硬功、下实功,用有效的制度、健全的机制、有力的措施、扎实的执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对安全管理部门来讲,关键是要尽职履责,严查细查重点查。首先,例行包保检查规定动作要到位。驻矿安检员要强化对所驻煤矿井下的现场监管,五人监管小组每周必须到所包煤矿进行一次井上下全面安全隐患排查,重点盯紧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落实情况。第二,“体检式精查”要突出效果。充分发挥专家把脉会诊作用,持续深入开展,不论是人力、精力还是时间,都要服从于效果、服从于质量,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过一家,放心一家”。第三,行政执法措施要严格。尽可能地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夜查突查、明察暗访,尤其是要突出重点煤矿企业、聚焦重大隐患问题,进行动态检查,切勿走形式、完任务,雨过地皮湿。
  ——对各煤矿企业来讲,关键是要把握重点,强化落实。关于煤炭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市煤炭局2016年234号文件和市政府2017年25号文件说得都很具体,各煤矿企业要紧扣“机构队伍、设施设备、精细管理、素质提升、隐患治理、岗位对标、安全站位、安全文化”8大重点,逐条对照,认真检点,该补齐的补齐、该完善的完善、该改进的改进,真正把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坚决杜绝口头上落实、纸面上落实、汇报上落实等“假落实”行为。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今后要严格按照以上8个方面开展执法检查,而且不能只简单看有没有制度、有没有文件,必须要一线抽查、现场考核,既要随机抽考操作工人,又要随机抽查管理人员,要做的应知尽知、应会尽会、应做尽做,真正把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绝不能“汇报一听了之、台账一翻了之、现场一转了之”。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为企业行方便,安全生产向来“宽是害、严是爱”,最后出了事,定是害企害己又害人。
  
凝心聚力奋勇攻坚争当能源革命的领跑者(摘要)
长治市煤炭工业局副局长李泽林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长治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举足轻重,抓住煤炭安全就抓住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命脉。省、市煤监煤炭部门联合搭建“矿长话安全”平台,就是要进一步交流经验、凝聚共识,让矿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工作举措,加强源头治理,提高全市煤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达到遏制较大事故,控制一般事故,实现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向好的美好愿景。
  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感受: 一、正视问题,找准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安全为中心,统筹推进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煤矿安全生产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差距,抓住薄弱环节,做到可防可控。
  二、外部发力,督促煤炭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煤矿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作为政府监管的主体我们天天讲,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各矿长也天天在说,但是安全意识淡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责任制不落实、安全投入不到位、培训教育不规范等现象,今天仍然存在,并且问题很突出。“矿长话安全”论坛就是希望矿长借助政府营造的安全氛围,在谈好这个话题的同时把它做好,常言说的好,“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边走边论”。要谈就要触及实质,要谈就要谈出效果,要谈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抓实干。要想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措施、经济政策、法律手段,加大企业“要我安全”的外部压力,促使企业产生“我要安全”的内部觉醒。
  三、突出重点,全力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何保证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如何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如何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一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是当前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企业只有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
  要落实好企业的主体责任,首先就要明责,只有明确了责任,才能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只有明责,才能正确履职、尽责,促进煤矿安全发展而不被问责、追责。矿长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务,承担着保障煤矿安全的法定责任,肩负着谋取职工幸福的崇高使命。责任就是目标,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希望各位煤矿主体负责人、煤矿矿长对此要有清醒和足够的认识。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就是要充分相信大家、激励大家、服务大家,为产业发展营造好环境,为各位矿长干工作营造好氛围。各位矿长要牢记使命,认真履责、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无愧于时代赋予的使命,无愧于组织的厚爱,无愧于矿工的期盼,以优良的作风砥砺自己、涵养自己、提升自己。
  
把握规律认清形势筑牢防线全力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摘要)
长治煤监分局局长李忠有
    结合论坛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历史知兴替——从历史中看煤矿事故规律和特点 我们对2001~2017年长治辖区煤矿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17年来,长治辖区内共发生各类煤矿事故237起、死亡379人,同期全省煤矿事故1669起、死亡4512人,分别占全省煤矿事故起数的14.2%、死亡人数的8.4%。总的来看,2001~2017年长治辖区煤矿逐步好转并趋于稳定,而且辖区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正视问题要清醒——从现状中看煤矿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长治辖区煤矿不安全、不稳定、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1.依法办矿意识不牢固。有些煤矿“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树立不牢,把安全红线挂在嘴上,底线思维写在纸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不顾企业长远发展,追求短期利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
  2.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些煤矿对上级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学习贯彻不力,甚至不传达、不研究、不安排、不行动。
  3.重大灾害治理不到位。特别是在瓦斯治理和水害治理两个方面。
  4.安全投入不到位。现在煤炭市场好转,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的愿望十分强烈,安全投入不足所带来的“量变到质变”的问题已经由临界点变为爆发点。
  5.技术管理薄弱。从近年煤矿事故来看,多数是技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技术管理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总工程师在涉及生产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缺乏技术指挥权和决策权。
  6.员工素质亟待提高。井下一线队伍普遍存在整体稳定性较差的现象,人员素质和操作技能参差不齐,关键岗位、特种作业人员、技术工人难以长期留用。管理、技术团队的人员不足和职工队伍的人员流动,造成矿井安全技术管理弱化、一线职工素质难以提高,导致出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以致发生事故。
  7.变化管理不到位。大部分煤矿对边角单位管理不力,对变化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8、安全压力传导不畅。企业管理层级多,致使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安全压力在向下传导过程中存在“中梗阻”和层层递减弱化问题,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存在着“倒三角”现象。
  三、咬定安全不放松——矿长带头抓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矿长该如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中的主导作用,我个人认为最少应该做到“八到位”:必须认识到位、落实责任,必须抓住重点、筑牢防线,必须扭住关键、前移关口,必须强化技术、树牢支撑,必须提升素质、扎实培训,必须保证投入、强化救援,必须敬畏法律、严格追责,必须培育文化、形成自觉。
  希望大家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各尽其责,齐心协力,在新的时代里展现新作为,新形势下体现新担当,用实际行动谱写长治辖区煤矿安全生产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